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都市言情> 工业狂魔> 第221章 再临哈扎拉(2/9)

第221章 再临哈扎拉(2/9)

实,事故原因,压根无需调查。

    因为谁都知道,三哥给飞艇填充的是氢气。

    以三哥的高温环境,加上三哥经常失火,再加上三哥的扯犊子技术,以及三哥没有消除静电的方案,不爆破才怪。

    至于为什么不用氦气……

    氦气虽然其在宇宙中的含量仅次于氢气,属于第二多的元素,但在母星,受密度影响,仅仅依靠母星的引力,无法将其留在大气层内。

    所以,空气中的氦气不足1,是不可再生资源,且无法人工合成。

    目前获取氦气的途径,仅有采用冷凝法提纯天然气。

    并且该技术,没几个国家可以做到。

    尤其99999纯度的氦气,只有北美和毛熊具备条件。

    而生产氦气的国家,全都将氦气列为战略资源,应用于核聚变、航天工业、武器工业、低温超导等领域。

    这就导致氦气的价格,居高不下。

    如今飞艇科技重现,氦气更是被定义为‘气体芯片’、‘气体黄金’,价格攀升到8万美刀/吨。

    以制造一艘基洛夫为例,再以1吨升力需要897的氦气计算。

    1000吨运载量+150吨自重,大约需要103万氦气。

    1氦气的质量,约11kg。

    x103万,需填充1133吨。

    大约价值9000万美刀。

    如此昂贵的消耗品,母星各国和各个企业,别说试验阶段不舍得用氦气,估计造出飞艇,投入运营,也不舍得填充氦气。

    尤其舍得花钱,还不一定能买到。

    “徐厂长,请问贵厂如何解决氦气需求问题?”

    “徐先生,基洛夫飞艇采用的是氦气吗?”

    “徐先生,飞艇乘客如何购买保险?一旦出现问题,如何赔偿?”

    大泽动力1号办公楼,上百名记者轮番提问。

    徐飞坐在主席台,乐呵呵的对四周频繁点头。

    生意又上门了。

    虽然自家没有生产氦气的设备,但航空港的制造厂,却自带一套提炼装置,用于建造基洛夫飞艇和后期维护维修。

    提炼方法采用‘矿石分离法’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