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税收改革(2/5)
民越想越激动,不过他还是强忍了下来,装作语气平淡的问:「杜先生、房先生,你们觉得秦县男所言如何?」杜如晦跟房玄龄相视苦笑,他们如何猜不到李世民的心思。「甘拜下风。」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嗯,此事回头再议,你们回去也好好想想,应该如何去办。」如何去办,而不是要不要办,李世民的态度已经表现得很明确了,杜如晦跟房玄龄也只能哀叹,将来朝堂上又将是一场腥风血雨。「秦县男,你接着说,除了老百姓生活的必需品之外,哪些商品又该收重税呢?」李世民继续问道。秦浩不紧不慢的回答:「例如丝绢、乐器、胭脂水粉、金银首饰这些都应该收重税。」「哦?这是为何?」「很简单,这些东西本身就是供人享乐的,普通老百姓根本消费不起,而世家大族购买这些东西本就是为了面子,价钱贵一点,对于他们来说,也只是九牛一毛,而朝廷却可以从中获得大量税收,这些税收可以整备军队,可以修桥补路,可以赈灾济民,总好过放在世家大族地窖里发霉。」李世民哈哈大笑:「不错,秦县男所言极是,这便是取之于世家,用之于民?」一边逛香皂作坊,李世民又问了秦浩一些税收的细节,秦浩也就结合古代的实际情况,对后世的税收制度进行了本土化修改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实秦浩也清楚,他提出的很多意见是很难在大唐推行的,不过他提供给李世民的是一种思路。即便是像李世民这样的千古一帝,依旧会有他的时代局限性,他所看到的天下,也只是亚欧大陆中很小的一部分,而秦浩经历过那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也出过国,跟全世界做过生意,他要做的就是通过自己的眼睛,为李世民打开世界的窗户。至于最终这个方案能不能执行,应该怎样执行,就让杜如晦、房玄龄这些文臣去操心好了,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动动嘴皮子就好。从香皂作坊出来,李世民并没有回长安,而是让秦浩带着他又在庄子里逛了一圈。「秦县男,听说这个冬天,你发动庄户们修缮房屋,还给他们每家每户送了煤炉?」秦浩坦然道:「确有其事。」「哦,前面便有一户人家,能否带我们去看看?」李世民随手指了一个方向。「自无不可。」于是,一行人就来到了路边的那户人家。忽然来了这么多人,这户人家的小儿子吓得跑回屋,很快一个瘸了一条腿的汉子就举着一把大刀冲了出来,结果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