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邻居(1/4)
公元1644年,京都沦陷,明帝以身殉大明。华夏国土,一分为二。北姓大顺,南侧以宗室遗孤藩王为帝,姓南明。
南北分界,以天险楚江为界。坐立在楚江入海口,有一两不管地带。
它北距通州90华里;南距海东80华里。以川江上游泥沙,顺流而下,在缓冲地带堆积。黄沙、圡丘、沼泽、平原组成。
明初,过往船只发现江心入海口,逐渐变浅。偶尔,也会看到一堆黄沙冒出水面。江心之上,时隐时现,若即若离。
沙滩,逐年递增,底盘越拉越大,沙滩隆起,随之逐渐越出江面数尺。
由东向西,南来北往船只,害怕触礁,远远绕道而行。
江心岛一年年扩大,船,自然渐行渐远。
老船家每走一次江心岛,记忆犹新。光秃秃沙丘,飞鸟捷足先登。粪便带来树木花草种子,孤岛,暂现青枝绿叶,蔼蔼茂密,繁花似锦。逐渐地,从光秃秃黄沙丘,变得一年四季,郁郁葱葱。
两岸居民,举目远眺。云雾笼罩,袅绕江水之上,隐隐约约呈现一片跌宕起伏墨绿色。仿佛从江底,冷不丁冒出一样。
近在迟尺,却无人问津。
尽管,江心岛对过往船家有所诱惑。岛上野兔、野鸭成群;候鸟、野牛,野山羊叫声不绝于耳。有人为之心动,没人甘冒斧钺。直至大明亡国,它始终还是一片处女地。
长江,每年夏季,上游暴雨倾盆,洪水暴涨。湍急江水,以排山倒海之势,汹涌澎湃。由西向东,一泻千里。突遭厄运渔民、商船,来不及躲闪,随波逐流,在风口浪尖上跳舞
有人,船毁人亡,一命呜呼;有人,弃船跳江,生死未卜;也有人,连人带船,来不及躲避,一头撞上江心岛
洪水泛滥,生灵涂炭。
撞上江心岛船只,每年集中在山洪暴发夏季居多。
遭灾渔民、商船,九死一生,老老少少,不计其数。
也有偶尔活下来的人,司马昭君,便是其中之一。
1644年农历,六月初七中午,司马昭君和往常一样,坐在小舢板上,整理渔网。两根竹竿,挂着渔网,在太阳光下暴晒,为的是去掉上面鱼腥味,不至于下网时,水里鱼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