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其他类型> 十九世纪就医指南> 159.第二份履职报告(3/6)

159.第二份履职报告(3/6)

缺乏行军医疗的经验,也不应该让他们冲上前线做担架员。

    相比起来外科医生的数量就要多得多。

    包括外科医疗助手在内,报名数量已经达到了689名。我和伊格纳茨医生讨论过,如果外科医生的数量继续增加超过一定数量,那我们就必须狠心筛掉一批。

    可要是他们的能力足够通过考核,这种做法就等同于浇灭了他们报效帝国的一腔热血。

    在这种情况下,我建议,将那些缺乏行军医疗经验的年轻外科医生送往前线,编入担架运输马车小队,担任一线治疗的主治医师]

    写到此处,艾丁森再次停笔。

    内外科医生原本就不同,军队一直都选择区别对待。

    战争自古就是瘟疫的制造者,战争中致死率最高的不是刀剑子弹,而是痢疾、霍乱、斑疹、肺炎和疟疾。所以比起截肢取子弹为主的外科,内科的工作关系更到全军队的健康。

    而且冲上一线的担架队也确实缺乏专业的外科救治,担架队编入外科医生肯定能挽救更多伤兵的性命。

    看似很中肯的建议背后,也带了他的一些私心。

    3周前,也就是医学委员会成立之初,卡维在完成了一台剖宫产手术后大谈麻醉致死的原因。他把绝大多数因体质问题无法耐受麻醉的原因归结于主刀医生,而不是给予乙醚的护士或者助手。

    “简直离谱!!!”

    想到那天在外科学院争论的场面,艾丁森就气得发抖。要不是他尽量克制着怒火,手里的羽毛笔可能早就被他折断了。

    他承认这么做有一半是在报私仇,因为据外科学院不完全统计,麻醉致死率最高的外科主刀医生很不凑巧地正是他艾丁森。而在卡维结束那台剖宫产之前,他也正巧遇到了麻醉意外。

    外科观念的转变需要时间,体质论依然占据了主流,但卡维的说法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

    甚至有外科医生特地来找艾丁森询问有关麻醉导致病人死亡的感受.

    他受不了这种侮辱,他就是想把卡维送去前线当抬伤员的担架兵。至于冠以的“主治”名号,那都是虚衔。真正去了枪林弹雨的前线,就算给他主任头衔又能如何呢。

    艾丁森轻笑了一声,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