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血管移植上的创新(2)(5/6)
要不然卡维也不会把他放在自己身边。
就在让出主刀位置的这段时间里,卡维也没闲着,他需要帮助贝格特一起处理那根大隐静脉。
比起刚才只有不到5cm的股静脉,这根大隐静脉的处理难度陡然上升,不是单靠生理盐水冲洗就能解决的。
首先要做的就是用剪刀进一步清理管腔外围的组织,然后把血管摆上干净的纱布,用针筒往里灌注盐水,检查周围分支断开结扎处有无漏液。
“你用手捏好那一端。”卡维抽吸了放了枸橼酸钠的盐水,将血管彻底充盈鼓起,“很好,缝扎处都没有漏液。”
“接下去要怎么办?”
“把蚕丝线和血管缝合针给我,然后去我的箱子里找一找,应该有一个放大镜。”卡维反复看了血管,没有发现问题之后,拿起剪刀将血管一分为二,然后纵向剖开管腔,“待会儿你扶好镜子,我得先把二合一静脉准备好。”
大隐静脉的管径只有3mm,蚕丝线和缝合针都是特殊定制,勉强能用,但卡维的肉眼视力有限很难做到精准。
现代外科有显微镜帮忙,19世纪就只能用粗糙的放大镜做替代了。得亏卡维技术过硬,两根管径3mm的大隐静脉,在侧边合并后成为了一根管径达到8mm的股静脉替代品。
“我们这里结束了。”尹格纳茨说道,“动脉已经畅通,能摸到足背搏动。”
“好!”
卡维还是按照刚才的做法,给新制成的血管灌注进生理盐水:“别漏液,别漏液......勉勉强强吧,应该能用。”
血管侧边缝合不是管口吻合,卡维手里的缝合针丝线质量都不高,密封性肯定会有差距。现在只是在给股静脉做移植,静脉血要比动脉血好应对得多,只要生理盐水漏液不明显就行。
“可以继续做吻合了?”
“对,先做好股静脉断端裁剪,剥脱掉外膜。”卡维小心放掉盐水,然后把这根精心制成的全新血管摆上了手术台,“管径上只比股静脉稍稍小了一些,不过我去掉了里面的瓣膜,问题不大。”
尹格纳茨、赫曼和博蒂尼都盯着这根血管看个不停:“太精细了......”
“这是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