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明末辽东从军行> 第二百九十八章 义民典范(3/4)

第二百九十八章 义民典范(3/4)

地,就这么被他们白白浪费了。这要是让草民来耕种,大人,甭说您现在统领着一个标营,就是再来十个标营,粮食这块儿您就交给我。保证不让您为此费心劳神的。不过话说回来啥叫承包啊?”



    杨林把梁有田扶起来道:“承包就是指你负责耕种管理这块土地,而土地的所有权仍然归官府所有。你只需按照约定的条件向官府缴纳一定的粮食或者租金,其余的产出都归你所有。这样既保证了土地的合理利用,也让你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梁有田听后,连连点头,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这法子好,这法子好!大人,您放心,草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信任。这土地到了我手里,我保证让它比金子还值钱!”



    “不过土地多了你有那么多人手耕种吗?”杨林满意地笑了笑,他知道梁有田是个精明的商人,也是个能干的农夫。只要给他机会,他定能将这些土地变成真正的财富。



    梁有田笑道:“大人您有所不知,这土地不是有多少就种多少。一般都是采用轮耕的方式种植。好比我有三百垧地,今年我种其中的二佰垧,剩下的那一百垧我就让它歇着。等来年我再把今年种的二佰垧地拿出来一百垧,让它歇着。这样每年都有一百垧地歇着,便于恢复地力。这地力要是好了,那打的粮食也就多了。”



    杨林笑笑道:“轮耕种植的方式我知道。我是问你地要是多了你有那么多人手打理吗?”



    “哎呦,您瞧我脑瓜子。一点儿都没转过来,答非所问了,该打、该打!”



    梁有田照着自己的脸颊轻轻扇了下,然后道:“大人,要说放在太平年月这种地的人手不好找,因为家家都有自己的地,谁愿意出来当佃户?但现在不是太平年月啊,您看看这城里来的那些难民还有这些本地户。那个不是一大家子十来口人?假如人手再不够,我大不了上关里招去。这年头三条腿儿的蛤蟆找不着,但是两条腿儿的人可有的是。”



    杨林嘿嘿一笑道:“梁老爷说这话就是不懂了,咱们大明规定百姓若是没有官府的路条那都去不了。到时候你怎么去别的地方或者关里招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