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第255章 我很失望(1/4)

第255章 我很失望(1/4)

    朱厚熜无动于衷。李青也知道这种在朱厚熜眼中威胁自身统治的事,朱厚熜是不会轻易答应的。或许,强硬的姿态能迫使朱厚熜同意。可结果必然是出工不出力,有人唱反调,朱厚熜必然顺水推舟,导致,李青的主张早早流产。必须要让朱厚熜觉得这样做,是对他好的,他才会死心塌地的去做。李青深吸一口气,说道:“历来旧王朝被推翻,新王朝建立,往往会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平稳期,这个时期具体体现百姓过的好了,朝廷财政收入高了,犹如婴儿新生,哪哪都好。你可知为何?”“兼并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朱厚熜不假思索的说。不得不说,跟聪明人聊天就是省事。李青点点头,继续道:“一个王朝之所以走到末路,皆因为兼并问题导致矛盾尖锐,百姓不得不反,不反就活不下去,元末暴政,太祖奋起反抗,也是基于此。这个兼并,不仅仅指土地兼并,其实,还有教育资源的逐渐被垄断。当然了,这也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如今,大明的百姓,已能足食,可教育资源却并未有效得到平均分配。”李青道,“一个王朝若想存在的久,那么对各种资源的分配,越是平均,越好能长久。”“试想一下,同样一万亩耕地,是一个人拥有好,还是一百个,一千个人一起拥有好?”朱厚熜:“自然后者,不仅能提高赋税,还能少些乱子。”顿了下,“可这跟读书有何关系?”“当然有,关系很大!”李青说道,“读书的门槛越高,参与竞争人就越少,跟一万亩耕地,一个人拥有,还是百人、千人拥有,难道不是一个道理?”李青举例道:“若不对教育资源进行平均分配,百年之后科举做官的人,只会是以下几种人——地主,商绅,官僚子弟。”“你可有想过,当上上下下都是这类群体,皇帝又当如何?”“这……”李青给出答案:“减农税,减商税,让官僚子弟享受更大的福荫,才是‘英主’所为,掌握巨大资源的他们,可以很轻松裹挟百姓,进而给皇帝施压。届时,只怕就不是皇权不下乡了,而是连京师都出不去。”朱厚熜的脸色一下难看起来。李青继续输出:“任何一个王朝,随着时间推移,各种资源都会从多数人往少数人聚拢,譬如耕地,历朝历代为何都解决不了土地兼并问题?因为这是不可控因素,也是必然发生的现象。无一例外!”“其实,我大明也是一样,之所以立国一百六十余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