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都市言情> 我的网上日记本> 第2018章 年10月25日(1/2)

第2018章 年10月25日(1/2)

    今天控制的不错



    摆脱了手机依赖



    看完了两本书,写了两个读书笔记



    中国是部金融史:



    从经济,货币的角度看中国的王朝更替,看中国的经济演变,真的比政治史要残酷,要血腥得多。



    皇帝—封建官僚—百姓,构成了这三层阶级。



    依靠王德而治的周,凭一己之力挡不住外族入侵,止不住诸侯扩张的欲望。



    无为而治的汉初,使民先富。



    汉武之时集权于中央,使国强,于是官僚阶级强大。



    但权力扩张,就导致民不聊生。



    东汉用放权之治,国不强,外敌入侵就挡不住。



    这就构成一个循环



    放权—民富—御外—集权—官僚膨胀—民穷



    而皇帝一人之私欲,就会导致官僚私欲,最终国家混乱。



    掠夺财富的手段就是利用皇帝权力威信铸大钱,让货币贬值。



    君主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不服从经济条件,并且从来不能向经济条件发号施令。



    任何妄图超越经理规律的人,最终会被经济反噬。



    民富有两种,宋前主要靠均田制,宋时靠经济创新。



    在春秋战国,管仲倡导的商业在那时也是为产业创新。



    就此看,农商只是手段,致富才是目的。



    如果把国家和民族的历史看成是一条时间长河,那么它一定有主干也有支流。某一具体历史事件在何时、何地发生,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些是支流,再重大的历史事件其实只能改变水位、流量,无法改变河流的走向。决定河流走向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千百年来每一个普通人遵从的思维方式、交易方式乃至生活习惯,这些细枝末节的小事才是历史长河的主干。



    郑和下西洋是帝王私欲,无经济利益反馈,怎么可能有继续下去的动力呢。



    资本主义萌芽,不过是官商之利,投入到土地兼并中,当掠夺的财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