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惩前毖后(3/7)
海河来。
于是,一个因为马上要提干,拒绝调去海河;一个因为科研项目正处在攻坚阶段,拒绝调去哈城。说白了,两个人都不愿意为了对方放弃自己的大好前途。
问题出现了,就需得两个人一起面对,积极去想办法,主动去沟通。哪怕最后必须有一个人做出牺牲,也当是为爱筹谋,心甘情愿。可这一对倒好,完全消极对待。
卢学林采取的办法就是一个“拖”字诀,就像当初相亲时,他承诺会把工作调到河海去,想着等二人相处时间长了,感情深了,再来劝服白玉霞妥协。所以,这次他又以同样的方式安抚白玉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就再熬两年,可能过两年就有办法了。”
卢学林这言外之意,就是看他俩谁能熬得住。显而易见,女的是熬不过男的。在那个年代,女人年龄大了还不结婚生子,就会被亲戚朋友、邻里乡亲的各种闲言碎语包裹,压迫。铁路家属院的沈秀萍大夫,就是最好的例子,哪怕她工作优秀,身上也一直都伴着闲言碎语。
白玉霞急得直掉眼泪:“我熬不下去了,我都这个岁数了,再不结婚生孩子就晚了。”
可卢学林不仅不体谅白玉霞的难处,反倒道德绑架她,说她是拿结婚生孩子的事来逼迫他。从这里就可以看到,卢学林虽是个工程师,却是个自私男,既要又要,只想索取对方,自己却不愿意付出。
如果遇到卢学林这样的男人,一定要快刀斩乱麻,及时从这段看不到结果的感情里抽离出来。如果犹犹豫豫,甚至还抱有幻想,换来的可能是不能承受的后果。
叶晨和马魁常年跑宁哈线,早就已经好几次遇到女方白玉霞,只不过陪伴在她身边的人已经不再是卢学林,而是另外一个文质彬彬的男子,看得出来应该是白玉霞的同事,两人举止亲密。从这里就可以判断的出,白玉霞已经承受不住卢学林的拖沓,打算斩断这份感情。
火车开到海河的时候,叶晨和马魁师徒俩巡视车厢的时候,俩人恰好见到了白玉霞和她新的恋人,这时不光是叶晨觉着不对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