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1/7)
叶晨对《少年犯》这部作品是寄予厚望的,因为故事是导演张良的原创,所以他在内心描写以及人物弧光方面下足了功夫,整整修改了三稿,最终才算是定了下来。
时间不知不觉已经过去,眼看着就到七夕节了,叶晨深知自己的这部小说应该寄出去了。只不过投到哪家杂志社,这是个问题。他现在要做的是抢在刘心武十一月份发表的《班主任》前面,成为伤痕文学的开山怪。
然而叶晨心里很清楚,别看国内各个文学期刊已经准备相继复刊,可各大杂志社的编辑现在已经是杯弓蛇影了,在求稳的情况下,几乎没人敢去触碰雷池。
叶晨在《人世间》的世界里,魂穿周秉昆的时候,走的就是文学创作的路子,刚好也是卡在当下的这个时间节点,所以他很清楚谁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编辑。
复刊后在期刊上第一个刊登小说的杂志是《魔都文艺》,主编是钟望阳钟老,首期刊登的小说有邓友梅的《战友之间》。
《人民文学》虽然一九七六年一月就复刊了,可是上面多是一些诗歌、报告文学和理论文章,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发布的首部小说要比《魔都文艺》晚了整整一个月。
黄土高原的秋风一日紧似一日,卷着枯叶在沟壑间打着旋儿。叶晨将厚厚一摞誊写工整的《少年犯》手稿仔细装入牛皮纸信封,贴上邮票,在信封上郑重写下“魔都市巨鹿路675号《魔都文艺》编辑部收”。
叶晨选择这家即将复刊的杂志,不仅因为其敢于率先刊登小说的魄力,更因为他知道,杂志社的主编钟望洋先生,是一位有胆识,有担当的老编辑。
信封投入县邮局那墨绿色的邮筒时,发出沉闷的“咚”的一声。叶辰望着邮车卷起的烟尘,心中并无太多忐忑。他知道这部作品的分量,也知道历史的浪潮正需要这样的声音。
信件穿越千山万水,抵达了尚在筹备副刊、气氛紧张而期待的《魔都文艺》编辑部。老主编钟望洋戴着老花镜,在一堆亟待审阅的稿件中,拆开了这个来自黄土高原的厚信封。
“《少年犯》?”
钟望洋低声念出标题,眉头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