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4/7)
轻声道:
“你坐立不安是对的,这样的一部作品,谁看了心里能平静?”
钟望洋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有些忐忑的看着巴老,试探着问道:
“巴老,您觉得怎么样?”
“好!”
巴金斩钉截铁的说道,眼神中满是毫不掩饰的赞赏:
“写的非常好!有胆识!有深度!”
巴老拿起稿子,指着其中描写方刚内心挣扎、冯志学深夜谈话、沈金明在劳动中找到自我价值,暴连星最终被揭露惩罚的段落,一一点评道:
“你看这里,他把少年犯的迷茫、痛苦和那一点点未泯的良知写的多真啊!不是脸谱化,是活生生的人!
冯志学这个管教干部写的好,他不是高高在上的训导者,是真正理解、关心、引导迷途者的灵魂工程师,这才是改造的意义!
这部作品,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暴露伤痕和控诉上,它深刻的挖掘了犯罪的根源、家庭的缺失、社会的漠视、教育的错位,还有青少年自身心智的不成熟。
更重要的是,它展现了在困境中,人性的挣扎和向善的可能!它写的是救赎!是希望!是光!
望阳,这部作品的价值,远不止于文学性,它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在告诉社会,这些失足的孩子也是受害者,他们需要的是教育、引导和挽救,而不是简单的唾弃和毁灭!它呼唤的是一种深沉的人道主义关怀!”
巴金的语气越来越激动,他目光灼灼的望着钟望阳。钟望阳听着巴金发自肺腑的评价,连日来的纠结和压力仿佛找到了宣泄口,眼眶不由得湿润了,急切的问道:
“巴老,那您觉得……《魔都文艺》能发吗?刚复刊就发这个,风险可是很大的呀!”
巴金沉默了片刻,目光再次落到那份凝聚着叶晨心血的手稿上,仿佛在掂量它的分量。最终,他抬起头,看着钟望阳,眼神异常坚定地说道:
“望阳,我们办刊物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发出这样的声音吗?不就是为了推动社会思考,呼唤良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