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二 他和袁隗从来就不是一路人(2/3)
了。上流社会的子弟们依靠九品中正制的硬性规定,得以躺赢,再也不需要卷,不需要保持紧张感增进学识,于是上流社会迅速腐化,很快成为一潭死水,其速度之快,令人叹为观止。他们赢了。卷,还有可能出精英,不卷,十几二十年之后,全都是虫豸。哪怕就当前这个时代来说,同样作为荀氏家族的子弟,也不是每一个人都是人才、都是大才,那也是有区别的。荀攸和荀彧这叔侄两个是被历史证明了真的有才能,而且刘备也知道如何使用他们可以把他们的才能最大化。其他籍籍无名之辈最多是中人之资,有心之人想给他们吹捧想给他们长脸,都办不到,实在是没什么事迹可以说,尬吹实在是没什么说服力。这样的中人,遍地都是。当然,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倒是荀氏如此露骨的向自己表露出靠拢的意思,是不是已经看出了什么?是不是已经意识到了天下大势正在发生改变,过去的一切可能都回不来了?刘备不想多做猜测。他现在已经具备了不需要胡思乱想的资格和基础了,他现在是《左氏春秋》的传承人,拥有正当的开馆授徒的权利了。听他讲课的,就是他的门生。更亲近一些的,就是他的弟子。门生和弟子天然的和授课恩师结成利益共同体,基本上都是老师占据主导的位置,儒家纲常伦理关系当中不能违背和冒犯的五者——天地君亲师,老师,也在这个行列之中。这个群体会成为刘备可以信赖和仪仗的力量。而除此之外,被他以凉州牧、车骑将军身份辟召的人员,就是他的属吏,将来脱离他的属下在朝廷、在地方担任职位,就成为了他的故吏。就算不直接接受他的领导,只要他们是被刘备引入仕途,是被刘备赋予了成为官吏资格的人,那么他们未来不管官职多大,都不能冒犯刘备。门生(弟子)、故吏。这些人将会与刘备结成汉末政治逻辑运行规则之中的第二层君主关系。只要刘备不谋反,他们就不能在大政方针上和刘备作对,就算只是口头追随,也要喊一嗓子表示支持,否则就是天大的政治不正确,会被抛弃,下场凄惨。阀阅家族群体当中的高下之分就是由此展开的。有些家族只有门生,因为自身官职低微,政治势力很小,没办法培植故吏群体,不能使他们成为家族的政治力量,所以家族声名不显,弟子群体也局限在百人之列。而类似袁氏这种家族,不仅能拥有千人以上的门生,还因为官运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