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八 刘备做对了(3/4)
是当这种情况真的出现在眼前,并且,他真的介入进去之后,他开始渐渐理解凉州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被扭转了局面。这一切的源头,都是那个人。那个凭借一己之力扭转乾坤的人。那个人给凉州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凉州吏治推动大刀阔斧的改革,营造了目前的这一切。荀攸一开始认为是由于刘备的雄才大略和严苛的手段改变了凉州,是刘备举着鞭子抽打在凉州官吏们的身上,逼迫着他们不断前进,但是后来,他觉得又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如果只是苛待官员,官员应该多有怨言。可是他们对待刘备分明是敬畏的状态,没听到有谁说刘备的坏话,反而是溢美之辞居多,剩下的就是担心自己的考评会出问题,为此怀有忧虑。最后,是他那个一直在这里办事、亲眼目睹了这些剧变的小叔叔荀彧所说的一些话点醒了他。“君侯曾对我说过,他不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他之所以能办到这一切,只是因为他真心实意为了凉州好,希望凉州变好,愿意拿自己的东西用来补贴凉州,使凉州发展起来。而除了他之外的官员,瞧不起凉州,鄙视凉州人,认为他们无可救药,也根本不想做任何实事,只想着从凉州身上捞好处,满足私欲,于是凉州才会越发混乱,越发无可救药,可是凉州人真的不想过安稳日子吗?”刘备所做的一切证明了很多事情。真诚,公平,这是刘备在凉州把官员们折腾到这个地步却还是名望很高、名声很好的原因。哪怕不认同他的一些做法和手段的人,对于他的公平和实实在在的付出也是点头认可的,对于这些,他们无话可说,也愿意相信刘备基于这些基础而作出的判断。尽管他们的确被刘备折腾的很难受。但是他们从没见过愿意为了凉州付出到这个地步的长官,也没见过如此讲规矩守规矩的长官,打从东汉建立开始,或者说从汉羌战争开始,他们就没见过这样的长官。刘备和同时代的那些地方军政长官比起来,简直就是个圣人。对于这个乐于付出、不喜奢华、严于律己、严于律人的“圣人”,官吏们敬畏不已。所以荀彧对荀攸说,刘备的经验证明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苦寒之地,事在人为。长官肯投入,大手笔的投入到地方,凉州这传说中的“苦寒之地”也能焕发出勃勃生机。凉州的农民只要有一个安稳的环境,他们也能努力生产出大量的粮食,他们也愿意当农民生产粮食,而不是像朝中某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