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二十五 奴隶(3/4)
五十岁就能免罪成为庶人了。但是细细一想,那个年代,以奴隶的身份在极其严苛的生存环境下能活到五十岁,那该有多难得?就算是真的活到了五十岁,那也是又老又病又瘦,还完全没有财产,甚至没有家人,这个时候放归自由成为庶人,就是官府不想白养一张吃饭的嘴巴了,与其说是“仁政”,倒不如说是谋杀。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主人死后无合法继承人,家产没有人继承,那么奴隶就可以合法变成庶人了。总而言之,一旦成为奴隶,想要恢复自由民的身份,就只能碰运气,个人除了造反,是没有其他改变命运的可能的。但是造反也不是每个奴隶都能造的,因为奴隶甚至连交朋友的资格都没有,他们不能喝酒,不能随意聚集,如果不听主人的训斥还要被鞭打。这样的情况广泛存在于整个汉帝国的社会阶层之中,而他们的数量也非常之多。汉景帝时,西北养马的官奴就有三万人。汉元帝时,官员贡禹曾上书,说中央控制的奴隶中仅无事可干的闲奴就达到十万余人,希望将他们免为庶人。王莽时,更将十万多私铸钱的人贬为奴隶。整个西汉的中央朝廷控制的官奴数量就有数十万。除了数量庞大的官奴,私奴的存在也极其普遍,尤其是豪强官宦之家,因为私奴太多而导致社会生产受到影响,汉哀帝甚至曾下令规定官员可以拥有的私奴数量。比如诸侯王奴婢二百人,列侯、公主百人,关内侯、吏民三十人,按照这样的规定,西汉十二万王公官吏可以合法拥有的私奴数量就高达三百六十万人。这还是和官方有关系的公私奴隶,与官方没有关系的地方豪强大族所拥有的奴仆数量远超这个规模,是朝廷所无法统计的。乃至于一般的稍微富裕一些的庶人都能拥有奴隶。一个靠凿井为生的人可以买一个老奴来使唤,一个有两处田产的小商人也有三个奴仆伺候,一个有三十余亩土地的小地主拥有七个奴隶。而这样的情况到了东汉也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相反,东汉帝国奴隶的数量伴随着王朝末世的脚步,呈现一个逐年递增的趋势。就刘备自己身边的情况来看,涿郡涿县刘氏宗族在刘备发迹之前只是一个地方性小宗族,整个宗族几百口人,三五十户人家。而其中,百分之四十的稍微富裕一些的家庭都有奴隶伺候,奴隶人数从五人到十人不等。他发迹之后所接触到的涿县各大家族,包括卢氏家族在内,没有一个家族是没有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