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玄德> 七百五十九 登基(5/6)

七百五十九 登基(5/6)

后,刘备开始发布和政治有关的政令,主要是赏赐。新君登基,需要大封天下来安抚人心,赏赐有功之臣等等。刘邦需要分封功臣,刘秀也需要对功臣做出诸多让步,这些都是在当时的环境下所必须要作出的客观上的妥协。但是刘备似乎并不用如此。对于刘备这一时期的人们来说,真正促成这一次政权更迭的人,是一群罪人,没有那群罪人的突发奇想,没有他们的愚蠢决策,刘备不会那么快登基做皇帝。反倒是其他核心部下们在这件事情当中处在一个完全听命办事的状态之下,没有刘备的命令和指挥他们什么也没有办成。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那种刘备的合伙人,而全都是刘备的正儿八经意义之下的下属。他们的功劳是有的,但是并没有刘秀登基的时候那种遍地都是合伙人的状态,大汉第二帝国的合伙人状态没有延续到第三帝国。他能做皇帝,根本上来说,依靠的是他自己的才能,部下们反倒有诸多需要依赖刘备的地方,甚至很多人干脆就是刘备给拉出泥潭的,纯粹依靠刘备上岸,属于恩人了。而且此番登基事件,从头到尾都是刘备一人决定一人谋划,甚至是一人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题,部下们只要听从他的指挥就可以。当刘备正式做皇帝的时候,他早已经做了好几年实际上的皇帝了。合伙人?曾经或许是有的,凉州时期,刘备还是有一些合伙人的,但是随着刘备的权势越发的庞大,军功越发的强盛,这种合伙人的基础已经消失了。就算是最早投资刘备的几个大家族,现在也不敢以合伙人的身份自居,所以,大汉第三帝国没有合伙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备并不需要让渡自己的权力给谁,然后塑造一个全新的执政团体,他只需要正式确立起自己绝对的政治权威,以自己来领导整个朝堂,就足够了。在这个登基大典的封赏仪式上,配合刘备完成这次政权更迭的人们所得到的是爵位的提升,食邑的增加,钱财的赏赐和土地的赐予。还有一些人得到了房屋的馈赠,亦或是食盐、蜀锦等硬通货的赏赐,除此之外,并没有谁因为这场政变得到了职位和权力的提升。这其实并不难理解,因为在刘备上位之前,反对者们已经不具备实权了,尤其是中央朝廷的实权,已经基本上被刘备掌控,反对者们只是有名,而无实。在这种情况下,刘备登基之前,雒阳朝廷的政治生态就是稳固的,掌握实权的就是他的部下们。登基之后,把那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