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玄德> 八百一十六 吏和官(4/5)

八百一十六 吏和官(4/5)

期,很多吏员职位事实上成为了地方部分中小家族世袭的职位,靠着垄断这些掌握一定地方实权的吏员职位,部分地方家族反过来成为了朝廷流官的重要依仗,没有他们的配合,反而很难治理地方了。他们没有很高的地位,却是地方上的无冕之王,三五个九十个吏员家族勾连起来,足以垄断一个小县的基本实权,对付那些十年寒窗苦读出来的书呆子,一拿一个准儿。当然了,他们不会正大光明和官员作对,人家毕竟在身份上和吏员是完全不同的区别,但是只要哄得好,就能骗的住,只要能骗的住,就能去做很多他们想做的事情。因此,刘备吸收了这方面的经验教训,认为朝廷对地方吏员的素质和任命也要有基础的把控,只靠七千多名官员权贵治理不了天下,没有剩下来十六万的吏员的贯彻执行,是搞不好政治的。正如刘备设立律法学府,对二十万郡国兵的素质进行考核、培养,进行一个基本上的把控,因为他知道郡国兵的存在对于地方治理至关重要,而现在,吏员的存在和素质对于地方治理同样重要。所以,刘备才会要求吏部对各地吏员的选拔和考核进行充分的把控,先不要去管官员,官员可以交给更高层来把控,每一个官员的任命其实都可以通过皇帝这边来把控一下,但是吏员的数量就太多了。用考试进行一轮筛选和任命,虽然无法过滤人渣,但是可以过滤掉能力不足的学渣,避免地方治理出现技术上的问题,别搞得到时候地方全是技术调整、全面崩溃,那就好玩了。至于人渣问题,自有法律可以作为应对手段。一场考试,可以为国家治理解决一半的问题,功莫大焉。在刘备的规则之中,吏部的内部考的内容和太学、学府里教授的差不多,除了少数理论方面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实操性质的。因为选拔的主要是吏员,都是些办事岗位,所以对实操的要求比较大,且因为大部分的岗位需求在地方,在集体农庄和县府,一般来说对农业方面的知识需求量会格外的大,要求也会很高。和农业生产相关的知识,包括天文地理,包括水文环境,包括农作物的种类和生长习性等等,都是一等一重要的事情。当然了,针对这方面的工作,也有对税务吏员的要求,这一波吏部考试,也有着对税务官员的大量需求。因为度田法令成功推动之后所带来的全新局面和新税法的颁布,目前来看,朝廷需要相当多的税吏来贯彻执行新税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