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三十六 我可以不用,但我不能没有(3/6)
命,因为马蹄磨损而无法继续作战这种事情对于一名骑兵来说,情绪自然是很复杂的。很多骑兵在自己的爱马钉上马掌之后,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骑着自己的爱马到处狂奔撒欢,直到自己累得要死,战马也累得要死才停止。这当然是好事,不仅让骑兵们有了更强的作战能力和续航能力,同时也是一件大大减少骑兵费用支出的好事。所以军队高兴,户部和少府也非常高兴。这是一件正儿八经的大好事。从那之后,少府和户部一起算了一笔账,认为这两样装备引入骑兵军队之后,节省的战马饲育和折损战马处理的经费,足以让刘备再建立一支三万人以上的强悍骑兵。甚至于这些新装备的引入和列装还永久的改变了骑兵训练的难度与骑兵成军的难度,大大减少了训练所需要投入的成本,这一部分的费用节省又将给刘备省出两万左右骑兵的经费。等于第三帝国的骑兵数量瞬间就能朝着十万人以上而去了。对此,刘备自然是高兴的,并且着手准备将两个雒阳驻守的新兵军转变为骑兵军的军事计划,并且计划在未来增加更多的骑兵军,增多汉军的骑兵数量,并且争取让汉军实现全骡马化机动作战,在机动速度上向巅峰唐军靠拢。而当前,骁骑军和豹骑军这两支精锐骑兵就相当于是在辽东大地上打疯了。一战打崩了扶余国和高句丽国的主力军队,再一战灭国,两次作战之后,覆灭了两个国家,庞德和夏侯渊意犹未尽,率领骑兵迅猛突入了东沃沮族群的聚居地,展开了新一轮作战。东沃沮是一个古老族群在沃沮形成的早期,由于其管辖权在汉四郡和高句丽之间摇摆,沃沮一直没能形成一个独立的国家,随后在东汉时期,沃沮成为高句丽藩属,从此基本上跟随高句丽行动。虽然如此,东沃沮人的文明程度是比较低的,甚至不如高句丽人,他们的房屋样式仍为半地穴式,主要使用的器具为陶器,文明水平基本停留在阶级社会以前,且尚未出现使用青铜器的迹象。根据东园密探的说法,这群人没什么开化之类的事情好说,只是跟随高句丽做事,高句丽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几乎没什么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也是自然的,一个相对原始的部落族群,甚至没有形成统一政权,那里能有什么自己的政治主张呢?但是以他们多次跟随高句丽人入侵汉四郡的过去行为来说,汉军的突击也不算是冤枉了他们,只能算是罪有应得。对付高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