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徐川:拿那么多的诺奖也没什么用~(1/5)
~“导师。”看到两位教授,徐川满脸笑容的打了个招呼。不得不说,在学术上,这两位导师是他人生中两辈子最重要的人之一了。从爱德华·威腾身上他学到物理,从皮埃尔·德利涅身上他学到了数学,两者融合,才有了重生后如此辉煌的成就。门口,目光落在眼前这个学生的身上,无论是威腾还是德利涅,脸上都充满了激动和感慨。尤其是威腾教授,那双褐绿色的眼眸中更是情绪无比复杂。诺贝尔奖啊!这可是他一生的梦想,原本以为今生已经注定拿不到了,却没想到峰回路转,靠着十年前首先的学生‘蹭’到了这份荣誉。是的,在威腾的心里,他和德利涅都属于是蹭着徐川拿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毕竟和强电统一理论相关的研究他们到底有多少贡献,两人心里都很清楚的。如果是将两人的成果分离出来单独发出去,毫无疑问不可能拿到诺贝尔奖。当然,学术上的成果往往不能这么计算,尤其是面对强电统一理论这种前沿领域的伟大领域,中间的任何一部分都是无法单独拆分的。或许他们两个的成果并不足以拿到诺奖,但有了强电统一理论的加持,重要性同样得到了提升。就像是你上大学的时候考上的是一所专科院校,但在你毕业的时候,你的母校荣升成了本科一样,那么在你的毕业证上,拿到的同样是本科毕业的证明。一荣俱荣,这是对他们两人的研究成果与强电统一理论最好的映照了。或者说,因为强电统一理论,他们两人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升华,拥有了触碰诺奖的能力。泡上了一壶热茶后,三人坐在酒店房间的沙发上闲聊着。“没想到威腾这家伙这辈子居然能拿到诺奖。”看着眼前这个样貌似乎和普林斯顿时期并没有太多变化的学生,皮埃尔·德利涅教授感慨着说道。在徐川出现之前,他的这位好友无疑是整个学术界最有希望同时拿到诺贝尔奖与菲尔兹奖的学者。当然,说是最有希望,其实也可以说是最没有希望。在理论物理和数学物理前沿领域耕耘近50年的威腾最出名的成果毫无疑问是弦理论。但弦论从创始至今已经近七十年,理论中的东西却没有一项能被验证。早期物理学界对此理论还有很高的期望,但事到如今,现在物理学界对弦理论已经不抱有什么太大的希望了。因为无论是弦理论还是M理论,亦或者是其他的弦理论,所预言的项目始终是纸上谈兵,无法在现在得到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