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真仁义赵德芳,假君子赵恒(3/5)
每次都未忘了修行,国事同样也没落下。修行最开始的时候,打坐是没办法完全代替睡眠的,更不要说每日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打坐修行,研究功法。所以国事和修行注定二者不可兼得。赵匡胤选择了国家,修行自然就被放了放。因此回去之后三个月里,赵匡胤的修行进度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反过来,国家倒是被赵匡胤治理的井井有条。距离上次战争结束也已经过去了半年之久了,赵匡胤觉得也差不多是时候了,便开始了对李煜的试探。李煜本就没打算安稳的投降,这一试探,立马出现了问题。于是毫无意外的,双方战争爆发。而这一次,赵匡胤甚至连修士都没动用,南唐便开始节节败退。双方的实力根本不在同一个层面上。战争持续了三个月,年尾的时候,李煜赶在过年前终于是投降了。而赵匡胤倒也仁义,李煜投降之后自然是被接到了开封,被好生看管着。但赵匡胤并未限制他的人身自由,甚至于还保证了他的衣食住行。大富大贵肯定不至于,但小富即安是没问题的。总之,赵匡胤对李煜倒也算是仁至义尽。此后又花了一年的时间处理各地的叛乱,收拢权利,至此宋国彻底完成了对南方的统一。这一年多来,秦天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了。因为随着宋国地盘的扩大,赵匡胤筛选的人群也越来越多,符合秦天要求的学生自然也多了起来。到了赵匡胤一统南方的时候,秦天手下已经有足足十四个学生了。这其中加上墨墨则是有四个是来自小狐狸那边的妖修,还有三个是沐春带来的学生,剩下五个则全部都是来自于赵匡胤一脉。这其中有赵匡胤的儿子赵德芳,还有赵匡义的儿子赵恒。赵恒入学时候的年纪和赵德芳差不多,都是不大定点的小个子。在得知赵恒是赵匡义的儿子之后,秦天也没任何表示。只要愿意潜心修行,不为非作歹,秦天也不在乎他到底是谁的儿子。顺带一提,为了避讳赵匡胤的性命,赵匡义则是改名为了赵炅。赵炅虽是和赵匡胤一起起家,但二人早就已经不是当初那般亲密无间的模样了。而随着宋国的疆域越来越大,赵匡胤愈发年轻,他和赵炅之间的裂痕也就越来越大。嫉妒心疯狂的缠绕着赵炅,促使他做出一件又一件失去理智的事情。赵匡胤有雄心壮志,想要一统天下,开创一个太平盛世。可赵炅不是这样。他只想享乐。赵炅觉得,自己都现在这般地位了,享受享受不也是应该的吗?他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