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三省六部,九卿九品(3/4)
一两句分权就被拿走了,他可不会惯着。
只是,此前有些犹豫,怕古制走不通,毕竟自己是从那般环境下成长的,思维上较古人有些开放。
“邓老,那若是古制,是以何代为主呢?”秦天纵再度问道。
“何代?”邓老笑了笑,“以我看来,秦之制稍有不妥,不易承袭,汉制杂乱,颇有尾大不掉之感,如此看来也只有隋唐之制最为完备,也最适合炎黄目前之形势!”
“隋唐?三省六部?”姚崇脸上浮现出一抹喜色,适时说道。
“自然!”邓老点了点头。
“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配以九卿治国。”姚崇缓缓说道,“隋唐之制,当得上集历代之大成。”
“姚相博文广智,却乃实至名归。”邓老笑道。
“不敢!”姚崇微微一礼。
“不过,就算是此制度,适应于炎黄,却也不得照搬照抄!”邓老再次说道,“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依照后代经验看来,其门下省权力最大,尚书行执行之权,却也得服从于门下审核权,此乃畸形。”
说吧,邓老看向了姚崇。
姚崇最为大唐四相之一,对于此等架构该是比任何人都清楚许多的。
姚崇看向了秦天纵。
秦天纵点头示意。
“没错!邓老此言句句在理,三省之中其门下省权力最为大,甚至可影响到中书和尚书二省,大有一言堂之效。”姚崇站出身说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孔明,可有解决之法?”秦天纵看向了欲言又止的诸葛亮。
“自然!”诸葛亮站出身,“主公,门下省权力之大,在于其具有决议权,而决议权之效在于人,门下省之人,一直以来都多于其余二省,若其余二省能够有相同席位相互制衡,大可解决此事。而且微臣认为,这决策之席位,该是需要博采众长些,不是仅局限于三省之中。”
听到这话,秦天纵与董辉对视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