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神灵(4/13)
>
工作台长达数十米,宽约五米,表面光滑如镜,却又不反光,创造出一种理想的工作环境。在这张工作台的两侧,密密麻麻的机器人正在进行着精细的工作——修缮受损的书籍、修复古老的字画、分析和数字化珍贵的手稿。每个机器人都有特定的功能,有些配备了高精度镊子和微型工具,能够修复撕裂的书页;有些装有扫描器,可以创建书籍的高精度数字副本;还有一些似乎在进行材料分析,检测纸张的成分和状态。
这些机器人不是简单的自动化工具,而是具有高度智能的专业系统。它们的动作精准得令人惊叹,能够处理最脆弱的古籍而不造成任何额外损伤。在修复一页古老的羊皮纸时,一个微型机器人用激光以微米级精度切除霉变部分,然后另一个机器人立即补入特制的仿古材料,整个过程流畅如行云流水,展示了极致的技术完美。
"这是蛋壳图书馆的修复中心,"夸父介绍道,"这里处理的主要是那些已经受损但具有特殊历史或文化价值的书籍和文物。每一项修复工作都遵循最严格的标准,在保持原物原貌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保护和加固。"
在工作台旁边,异能者们发现了一个金属铭牌,铭牌的表面镶嵌着某种发光材料,上方投射出一个全息影像。这个影像不仅包含文字信息,还有动态的图像和视频,展示着蛋壳图书馆的历史和功能。众人围在铭牌前,认真阅读这些介绍。
根据简介的内容显示,"蛋壳"这个名字来源于一个古老的隐喻——图书馆如同一枚蛋壳,保护着人类文明的种子,等待它在适当的时机重新发芽、生长。这个名字满载深意,暗示着图书馆不仅仅是知识的收藏处,更是人类文明在可能的危机后重建的基础。
蛋壳图书馆的藏书几乎涵盖了人类历史上所有已知的书籍、手稿和重要文件。从古地球时代的楔形文字泥板,到中世纪的手抄羊皮书,从启蒙时代的科学论文,到太空时代的技术手册,从最早的文学作品到最新的科学研究,应有尽有。这些藏书不分语言、不分学科、不分流派,只要对人类文明有价值,就会被收入馆藏。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些珍贵的知识遗产都有多种保存形式。几乎每一样藏书都同时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