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晋末长剑> 第十六章 贞明五年(1/4)

第十六章 贞明五年(1/4)

    贞明五年(338)很快便来到了。汴水两岸,积雪落满大地。村落之中,炊烟,孩童们快活地走来走去,分享着各自的食物。田舍夫们换上了平日里舍不得穿的新装,然后互相看着对方,哈哈大笑,仿佛在说你怎么这般人模狗样了?笑过之后,又有几丝满足。谁愿意朝不保夕?谁愿意衣食无着?谁愿意辗转沟壑?王侯将相们能上青史,他们这些小人物只求阖家团圆、丰衣足食罢了。仔细回想一下,今年似乎真没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但这其实是好事,这意味着他们没被加征赋税,没被派发役,没被驱赶着攻城略地。没什么大事,太太平平过了一年,临过年了发现缸里还有不少米,屋檐下还挂着几块肉脯,院墙外堆满了秸秆,几只羊在圈里用无辜的眼神看着你·这就是太平盛世的味道。田租其实很低,户调也不高,十五天力役拿绢帛折抵也能应付得过来,就是别征兵、别发役了,这个真受不了。唯愿新的一年中,曾经为大家带来秩序的邵皇帝别征讨四方了,在后宫与皇后、嫔妃们嬉戏不好吗?村落不远处的庄园内外,同样透露了过年的气息。老庄园主手握太康年间的地契,无需度田,顽固地继续生活在陈留。不过年前一场寒风,让他驾鹤西去,子孙们办完丧事之后,聚在一起商量投奔长沙的姻亲欧阳氏(欧阳建族人)。但走归走,年还是要过的,而且要大过。他们邀请了许多亲朋故旧,热热闹闹聚在一起,既是庆贺,也是告别。这个庄园,大抵是不要了,因为没人买,就像多年来一座座埋没于荒草间的堡壁一样他们的心愿,就只有去到长沙后,朝廷说话算话,不再追着过来度田。他们可以帮朝廷稳定南方局势,甚至可以监视有异志的蛮夷首领或地方土族,只要朝廷别收走他们好不容易开垦出来的土地。东南方的军府城寨上,军旗冻卷不翻。府兵将士们来来往往,一连串门好几天。他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么多年早就明白这个道理了。相互结亲的不知凡几,小孩们出个门,但凡遇到长辈就要叫人。长辈们往往笑眯眯地给点见面礼,勉励他们苦练技艺,以后一起上阵拼杀、劫掠。家家户户都在杀猪宰羊,美酒一瓮瓮地打开封盖,男人粗豪的笑声随处可闻,体现了他们这个群体的不凡之处。喝多了的府兵大着舌头,谈起去年攻打慕容鲜卑的「光辉事迹」。谁偷藏了什么东西,谁杀了几个人,谁悄悄按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