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会客(1/5)
邵勖来到河西郡时间不长,十余日罢了,不过已经从南到北走马观花看了一圈了。父亲说卑移山(贺兰山)是祁连山折向东北的余脉,他逛完后,发现这座南北向的山脉长四百余里,东西宽多少他不知道,据陪同他的长安世兵军校说大概有三五十里的样子。实话实说,对河西郡而言,这座山的存在是一个恩赐。山脉西侧较为平缓,地接沙,中有湖泊以及冰雪融化后形成的季节性河流,生活着一些部落。魏晋两朝称他们为鲜卑,但事实上很可能只是鲜卑化的土人罢了。匈奴强盛时,这些部落是匈奴,鲜卑强盛时,他们就是鲜卑,以后如果再出一个能一统草原的部落,他们兴许也会被冠以其他名号。山脉东侧则是大片的平原。卑移山挡住了沙的侵袭,黄河流经其间,提供了灌溉水源。据他观察,大部分河段比两侧平地高,此有利有弊,好处是可以修建「自流渠」,即直接引黄河水灌溉农田,无须风车、水车提水;坏处是一旦发生水灾,农田、村庄乃至城池可能要被淹没。尤其是治所灵洲县。外人可能难以想象,这是一座位于黄河河心沙洲上的城池,一旦爆发洪水,那可遭老罪了。灵洲县原属安定郡,现在被划到了河西。事实上卑移山以东的土地,原本就是大梁与拓跋代分据,梁土约占三一,而今都划入了河西郡。灵洲县(今吴忠东北)成为了河西郡治所及朔州州治。被划进来的并不止这一片。上月,盐川郡又多一县,即朐衍县(今陕西定边),该郡辖三县,治朐衍。卑移都护府治西南方的「峡石」(青铜峡口附近),诏令改为鸣沙县,隶河西郡。当地环境其实不是很好,只不过离安定较近,方便联络及接收财货、器械、粮食罢了。督护是前兵部尚书、荆州都督柳安之,他结束居丧后就上任了,至今还不到两年。河西郡最精华的土地其实还是在卑移山东侧脚下,即邵如今所在的位置。「大王。」见邵下山了,王府属吏们纷纷上前行礼。不,说他们是属吏有些不太准确了,盖因其中不少人已然拥有了朝廷官职,比如州治中从事裴恒、河西太守宋恒、灵洲令李等。中尉薛涛、友沈劲、大农柳恭等人仍是王府属吏。哦,还有个新来的舍人慕容恪。被天子打发来的,听说他母亲很受宠。不过他只有十六岁,人又老实,不太受人重视,除了跑腿外没什么作用。邵向众人回了一礼,然后吸了吸鼻子,道:「好香。」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