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章 中国柴油机之父(1/4)
胡湘对父亲说,柴油,汽油的燃烧都需要氧气,柴油机压缩比大,那氧气的密度也大,柴油燃烧时候生成的高温高压气体更多,那推动活塞的压力更大。
也不知道对不对,但胡湘知道,氧气密度大,燃料就烧的越旺。
“父皇,铁牛125正在试验,说运转良好,气门,气环,油环,活塞,连杆,喷油嘴,高压油泵,曲轴等部件也正在优化,”
柴油内燃机,胡湘定的活塞缸径为125毫米,这个尺寸胡湘感觉挺好记的。
胡湘也不知道,不经意定的缸径,竟然和建国后生产的多个型号的拖拉机缸径一样,比如东方红拖拉机54型号,75型号,它们为4缸柴油机,还有东方红二八型号,是两缸柴油机。
柴油机取名为铁牛,但这个尺寸和汽油机的缸径不一样,因此汽油机上配件都用不到。
这也导致研发的比较慢,
胡湘为什么定125,这个比汽油机大很多的缸径。
胡湘想,柴油机主要用拖拉机,发电机等笨重设备,因此想一步到位研制出缸径大点,那动力也会很大。
而且以后还有多缸柴油机,比如两缸,四缸,六缸等等,这样很多部件就可以通用了。
这些多缸柴油机也都是安装在重型设备上。
要是初始单缸的缸径小了,以后增加缸数,恐怕也满足不了大设备的动力需求。
有人说,以后可以制作大缸径的,其实那样更不利,因为又得批量制作气门,气环,油环,喷油嘴,活塞连杆,轴瓦,曲轴等等一系列配件。
还是最开始批量制作一种零部件型号为好。
在古代柴油机好制作吗!
那这段历史大家看一下。
(在中国柴油机历史上,有一个人物不得不提下,称为中国柴油机之父也不为过,他就是潍坊人士滕虎枕。
滕虎枕7岁时候,在本村私塾读书3年,因家贫辍学。
父亲是锔锅铁匠,辍学后跟着父亲走街串巷锔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