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最后的太行山攻防4-排兵布阵(2/3)
绥军区所在的晋北、绥远等地区由于人口较少,经济基础较差,兵力发展受限,装备情况也一度比较落后。不过,晋绥军区是老家的外围防线,又是华北各根据地来往老家的必经之路,位置很关键。在八路军物资问题基本解决后,老家便有意识的专门扶持晋绥军区发展。不仅专门从平原地区给该军区调拨了部队,还将总部兵工厂的大部分产能都给了晋绥军区,使得晋绥军区总体兵力达到了18万人,且部队装备也赶上了各军区。甚至,晋绥军区也是继386旅之后,新一批换装四一式半自动步枪的部队,已经有部分部队完成了换装。因此,面对鬼子重兵来袭,晋绥军区不仅可以自行护住黄河沿线,挡住鬼子入侵老家的通道,还能抽调三万余步兵和民兵部队赶赴晋北,配合独立支队防御宁武关和雁门关。这样一来,张云就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晋北的防御上,不用考虑驻蒙军和第10师团、第71师团等鬼子部队突然西进的问题。此外,晋察冀军区的兄弟部队同样颇有战略。面对来势汹汹的鬼子重兵集群,晋察冀军区明智的放弃了鬼子重兵云集的大同以及灵丘县等外围阵地,将兵力收缩回山区和平原深处,且还专门抽调了数万兵力,配合独立支队防御平型关以及井陉。如此一来,之前只有一纵及独立支队骑兵团、民兵部队等约5万余人防御的晋北关隘防线,在兄弟部队配合下,其防御兵力便迅速达到了近10万人。张云思绪间,刘长青继续汇报着其余各地防御部队配置情况。“井陉方向,我2纵野战7团负责防御井陉口附近,有晋察冀4个团兄弟部队配合,防御兵力约2万人;2纵22团及野战8团负责防御娘子关附近,有阳泉民兵部队及游击队等配合作战,防御兵力约3万人,此外3纵部队新一团、野战3团同样配置在此地不远,必要时可以配合作战。整体而言,井陉方向防御兵力可达8万人。”张云再次默默点头。8万余人防御该线,又有大量山体阵地依托,兵力确实不少了。不过考虑到进攻该路的鬼子乃是3个常设师团,且驻守石门的110师团也很可能参战,此路防御仍然略微有些单薄。张云随口嘱咐道:让防卫2团、防卫5团赶赴娘子关后方布防,作为部队第二道防线,并统一听从丁伟团长的指挥。”防卫2团,其实就是原386旅的新二团,原本是步兵团。不过之前张云改组部队时,该部队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