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抗战雄鹰,开局就抢鬼子战斗机> 第258章 意外的首秀(一)(2/3)

第258章 意外的首秀(一)(2/3)

人员去贵州大定组建发动机工厂,仿制苏式M-25系列发动机和惠普R-1830-13双黄蜂空冷式发动机。设备这些已经购入不少,还从美国聘请了技术人员。当然,设备和技术人员都是李航去弄的。若是能自产发动机,哪怕只是仿制,对于国内航空发展也是很大的帮助。第二飞机制造厂在重庆,实力也不差,但也不能生产飞机,位于重庆的山洞中,主要也是维修重庆等地的战机。不过目前倒是在考虑把民27式C型的生产任务分一部分给第二飞机制造厂,以此培养第二飞机制造厂的制造能力。对于交出部分生产任务,第三飞机制造厂也没反对,因为他们早就盯上了民27式最新型号的飞机生产任务。要知道这可是金属结构战机,而这款战机也就是计划中的D型。原本也是用木质结构,甚至飞出了500公里的极速。只不过试飞中间出了问题,加上李航从美国带回了不少机床设备和原材料,让研究所推翻了之前的设计,改为金属结构。这也是李航今天来的目的。“老王,你们之前试飞过吗?性能如何?”李航问起新飞机的情况。因为两人的关系,李航对王竹的称呼也没之前那么客套了。“很不错,试飞时飞出了497公里的最大时速。不过可能跟装载的燃油和弹药不多有些关系,即便如此,最终也能维持在480公里至490公里的最大时速。”王竹颇为得意。作为二十多年前的航空硕士的他,有着自己的骄傲。可以说他是最早的一批飞机设计师也不为过。奈何无论是北洋军阀,还是国民政府,都对飞机没多大兴趣。就算是需要飞机,宁愿买,也不愿自己造。这也跟时局有关。毕竟北洋军阀隔两年就换个掌权的,哪有精力投入金钱和人力去设计建造飞机。如今有了这个条件,又有李航的相助,他自然有信心设计出一款不弱于鬼子的战机。这也是为什么他要放弃之前木质结构的原因,而采用金属结构为主,其它不重要的部位用木质层板替代。“航程呢?”李航想到自己的一些想法,对于新飞机的航程很看重。“设计航程就是参照霍克75来的,1300公里到1500公里之间,但并没有真正试过,需要进行多次极限试飞。不过研究所在外挂油箱的研究得到了突破,而且还是竹制油箱,可以装50加仑的燃油。若是我们这新型飞机加装两个这种副油箱,理论上可以增加一半的航程,也就是能超过200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