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难产的F型(2/3)
机炮和2挺7.62mm机枪,火力媲美零式。”“航程1800公里,比D型都要好。”“最大平飞速度545公里每小时,也跟零式相仿。”“然后呢?”李航问道。一旁的第三飞机制造厂的厂长曾怡经尴尬地解释了一下,“李司令,这个其实也不能怪我们,因为‘马王爷’这款驱逐机很多东西都缺。20mm机炮是从苏联人那里弄来的,我们暂时还没仿制;发动机是你那边从美国买来的,现在也没多少发动机可用。还有其它一些原因,所以这款飞机的产能暂时提不上去。”曾怡经是王竹的同学,被誉为海军飞机工程处的“三巨头”。另外二人就是巴玉藻和王竹。其实还有个王孝丰。当时巴玉藻是海军飞机工程处的主任,另外三人是副主任。只是王孝丰没干多久就离开了。之后巴玉藻和王竹就负责飞机设计,曾怡经负责发动机工程。没错,其实曾怡经学的并不是飞机制造,而是发动机。他最开始学的是潜艇发动机,后来学的航空发动机。但他对于飞机制造也很熟悉,此次他就是从航空委员会机械处处长调任的第三飞机制造厂厂长,同时也是航空委员会的参事。首席参事自然就是之前的黄炳衡。“就没有好的办法解决吗?”李航听闻有些失望。要知道这款飞机的性能看着是真不错,可却不能大量生产。“没法解决。20mm机炮我们的存货不多,苏联那边新的援助物资还没这么快到,除非你们愿意用7.62mm机枪或者12.7mm机枪。可即便是你们愿意换,飞机又得重新设计。”“发动机问题,你暂时也解决不了。”王竹自然是有什么说什么。李航当即就感觉到很无奈。“发动机的问题短时间有些够呛,我看能不能通过购买一批P43驱逐机来获得更多的发动机。”李航只想到这一个办法。重新设计飞机没必要。毕竟这款战机其实也是个过渡机型,发动机的问题就注定了产量有限。“你那个办法也只是杯水车薪。就先这么用吧,到时候空军这边顶尖战机就以F型为主,辅以E型,对付零式的问题不大。加上想当数量的D型,就是高中低搭配。对于空军来说,绝对够用。等后面我们自己的发动机问题能解决,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王竹劝着李航。“好像也只能这样。”李航想了想,的确没其它办法了。只是可惜这么一款性能还不错的战机无法大规模生产,只能当作是技术积累了。其实也没多少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