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5章 忙碌的中印公路(三)(2/3)
队编成,同年就运送到印度,隶属于新一军。为了加强这支部队的战斗力,新一军从新编38师和新编22师抽调了一些人编入新编30师。孙长庆就是那个时候调到新编30师担任班长。别看他不怎么识字,但是从38年活到现在,那已经算是老资格的老兵了。不过他的家庭也是农村家庭,家里也没几亩地,主要还是给地主当佃户养家。要是能分地,他都很心动,更别说他下面的士兵。新编30师的士兵因为是由驻扎在四川简阳的军政部第25补训处所属部队编成,所以士兵在最初的时候基本都是四川人。也就今年陆续补充了一些云南、贵州的士兵进来,但主体士兵还是四川人。可不管是四川人,还是云南人和贵州人,这些士兵参军前都是穷哈哈。尤其是贵州更惨。地理条件的劣势,也让这里的人没有多少田地。“分婆娘听着是好,可要是都有婆娘的,那岂不是很亏?”孙长庆开着玩笑。“有婆娘,也可以选其它条件的,例如给一套房子。就说孙班长你,你要是过来,分套房子没问题,还可以便宜买些土地。”志愿队班长笑着举例。“真的?班长,要不去吧,还能分房子呢。”当即有士兵起哄。“李班长,不是每个人都能分房子吧?”“那是自然。孙班长能分房子,那是因为他是军官。你们其他人去,分房子和分婆娘只能选一样。”李班长笑着解释。不过有些细节问题他并没有说清楚,或许是看到眼前这些新一军的人暂时只是好奇,并没有真的想留下来。“那也可以啊,要不是这里太远,我都想留下来了。”一名士兵不禁感慨。“有多远。我们志愿队的人还有不少四川人呢,有的都把家人接过来了,人多的都分了一百多亩地。虽说大部分土地都是还没开垦的荒地这些,但荒地前三年免税。”李班长解释道。“前三年免税?那正常的税是多少?”孙长庆有些好奇。“每亩一百斤稻谷。”“每亩一百斤?这么多?每亩田最多只能打出来不到三百斤稻谷。一百斤的话,差不多就是快四成的收获了。”“四成?差点都快赶上给老家那些地主种田了,那还有什么意思。”“别着急,我还没说完呢。每一家人的田地只有一半按照这个比例收。就是你家里有一百亩开垦出来的田地,只有五十亩交税,也就是要交五千斤粮食。”“五千斤?你别吓我,这都够我们家六口人吃三四年了,一年交这么高的税,也太吓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