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紫宸殿议事(下)(1/3)
紫宸殿的烛火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凝重,不安地摇曳着,将拓拔宏紧锁的眉头和夏承稷忧虑的面容映照得更加深刻。
在这帝都的权力心脏之中,一场针对无形之“鬼”的猎杀,已在两位帝王的警觉中,悄然拉开了序幕。
拓拔宏坐在御案之后,浓眉紧锁,指节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的紫檀木桌面。
案头上堆叠的奏章被推到一边,取而代之的是两份薄薄的名录,一份是他从漠北带出的嫡系心腹,另一份则是前朝遗臣中经夏承稷筛选后得以留用的官员,这两份名单是拓拔宏与夏承稷苦心积虑花费了数日才条选出来的。
殿内烛火通明,映照着拓拔宏刚毅如石刻的脸庞,也映照着站一旁、身形略显单薄却眼神沉静的夏承稷。
“夏老哥,看来我们又确定了几分。”
拓拔宏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我这些日子按咱俩的计划提出了很多不停不痒的问题,反正我从漠北出来的几个人,办事……似乎真的‘周全’了些,周全得不像他们了。”
夏承稷微微叹气,“我在后面通过灵机也观察了下我举荐的那人中的其中一些,”
他指向其中一份名录,指尖点过几个名字:“此人,李迁,原大夏需官,性情耿直,甚至有些鲁莽,向来只知埋头办事,不善钻营。然近段时间以来,他呈上的军需调度文书,条理之清晰,措辞之圆滑,滴水不漏,竟能堵得户部那几位老油条哑口无言,其风格……判若两人。”
拓拔宏的目光扫过李迁的名字,回忆着不久前朝会上此人侃侃而谈、逻辑缜密的样子,确实与记忆中刚入朝的那个只会闷头算账的糙汉形象相去甚远。
夏承稷手指又移:“再看此人,王朗,我之前的旧部,冲锋陷阵是条好汉,识字不过百。如今在工部河道疏浚的差事上,引经据典,驳斥前朝遗留的河道督造使,其言语之犀利,引证之精准,连工部尚书都为之侧目。”
他语气平静,却字字如针,“拓拔老弟,你认为,一个不通文墨的悍将,能在短短数月间,精研水利典籍至此吗?更遑论在朝堂之上,与浸淫此道数十年的老吏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