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其他类型>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 第1145章 文字之祸(3/4)

第1145章 文字之祸(3/4)

   吴越唇角嗫喏几下,缓缓开口,“殷博瀚去陈仓前,见过齐王,并留下了诗文。”



    齐王吴愔,皇次子。



    吴皓薨逝后,论嫡论长都该是他。



    但皇帝不愿分薄权柄,吴皓的太子都是死后追封。



    段晓棠:“他写了什么?”



    吴越:“有国皆传圣,无家不见王。乾坤资佑启,日月仰光华。”



    一首平平无奇的应制诗。



    在殷博瀚的文集中,大概只能混到中下。



    段晓棠第一个结论,“对仗挺工整。”



    再然后,“乾坤、日月……”有点敏感啊!



    范成明一脸迷惑道:“什么意思?”



    吴越只道在皇帝看来是何意思,“齐王颇有贤名,合该执掌日月乾坤。”



    范成明的下巴彻底掉地上了,“姓殷的武事一团糟,但不该在文字上栽跟头啊!”



    词臣出身,不可能留下这么大的把柄。



    他写一封花团锦簇的奏折,逼得右武卫只能罗列详实数据,才能与之比较。



    范成明:“他被人诓了?”



    吴越:“据说殷博瀚领了清查弥勒教的皇命后,路上遇上齐王。一来二往,齐王求诗,殷博瀚也半推半就地写了。”



    但他吹捧太过,写得过火了。



    若是宫宴之上,受皇帝差遣,为诸位皇子作诗,光明正大,谄媚一些也无妨。



    做儿子的再优秀,也是做父亲的教子有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这首诗却是“私相授受”,吹捧靠拢之意,一览无余。



    殷博瀚是御用文人,相当于皇帝的文学禁脔。私下为旁人写诗,本该留有一些余地。



    从这首诗中,殷博瀚显然相当看好吴愔日后的前程,隐隐有示好之意。



    再结合殷博瀚在陈仓急功近利的作为,很难不让皇帝怀疑,他的近臣背叛了他,投靠了儿子,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