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其他类型>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 第1475章 决赛之日(3/4)

第1475章 决赛之日(3/4)

  秦景一脸茫然,范成明主动解释道:“当初平定杨胤之乱后,左武卫损失惨重,荣国公看我哥实在英雄了得,便鼎力支持了三千精兵。”



    重点在后半句,“大家各取所需,好聚好散。”



    数千兵力调动,岂是孙文宴一句话就能决定的事情?该有的程序一样都不能少。



    唯独让外人的好奇的是,孙文宴究竟从南衙,具体说是吴岭手里换了什么。



    原先人们以为是孙安丰的前程,但看他现在的官阶,似乎也不值三千精兵的样子。



    校场上的红队气势如虹,将左骁卫代表的绿队压得喘不过气来。同时保住了左武卫和江南大营的颜面。



    对面并州大营的帷帐内,郭承泽缓缓说道:“当初范大将军说他手下的江南兵耐不得冷,我还以为只是兵源来自江南。”哪知道是直接从江南大营调出来的。



    现在看来,这群军士虽然马术平平,但适应了并州的气候后,依旧是一群敢战善战之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元亮悄声道:“南衙这些年都在和地方大营换兵换将。”



    远的有江南大营三千精兵,以及随之附送的将官;近的有并州大营“高升”去长安的将官,有的被朝廷明正典刑,有的加入了左御卫,过上天天打马球的好日子。



    前不久,吴越还用高官厚禄诱惑,从南衙调遣了一批将官来补充失血严重的并州大营。有的人不耐水土,注定往后庸庸碌碌,有的人则慢慢崭露头角。



    王元亮的顾虑则是,如今两边勠力同心共征突厥,但事成之后,是否会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将他们这一批并州大营的元老将官,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逐一调离。



    这个问题,不仅王元亮在思考,整个并州大营的将士们都在心中暗自揣摩。



    毕竟从国家架构而言,南衙统帅天下兵马,调去长安那是高升。肉眼可见的,南衙有这个“消化”能力。



    地头蛇是什么样的威力,没人比王元亮更清楚。离了这片水土,和龙游浅滩有什么区别。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