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博望苑(2/6)
道多助,失道寡助。”“在军中,便是最平凡的士卒,也同样需要同袍之间的照应,才能尽可能活下来,并争取立下武勋。”“——士卒尚且如此,自更不用多提将官;”“若是没有麾下将帅拼死效命,那别说是建功立业了——能不被治罪,甚至是能活着下战场,都得是祖宗庇佑。”“故而在军中,有许多将官都会效仿吴起为士卒吸脓疮,又或是太祖高皇帝对韩信那般,解衣衣之,推食食之的做法,来笼络麾下将士。”···“官场上也是。”“便是一县主官,也会在年节之时,为手下的吏佐准备礼钱,又或是肉、布之类,来笼络人心。”“至于朝臣二千石,更是每年都会有一笔极大的开销,被用于和上下官员之间的人情往来。”“——坊间有人说:居长安,大不易。”“只不过这句话,说的并不是长安的百姓,而是单纯在说官员。”“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汉家自开国——尤其是自先帝以来,便对官员收受贿赂的事不甚严苛。”“因为单靠俸禄,官员们别说是迎来往送了,甚至就连自己家中的妻儿老小,都未必能养得活。”天子启话音落下,刘荣纵是已经深深皱起了眉头,终也还是缓缓点下了头,表示自己也认可天子启这番说法。——行贿受贿,哪朝哪代都有,哪朝哪代都不提倡;只是相较于后世的朝代,汉家的情况稍有些特殊。特殊的点就在于:盛行于汉家的行贿受贿之风,并不完全是官员腐败、贪婪。真正导致汉家行贿、受贿蔚然成风,甚至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演愈烈的原因,正如天子启方才所言:单靠俸禄,官员根本无法保证日常开销……“太祖高皇帝开国之时,关中粮米八千钱一石。”“虽然这是关中遍地饿殍、百姓民易子相食时的粮价,但也足以解释凡太祖皇帝一朝,关中粮价,为何从不曾掉下三千钱每石。”“——这固然是国祚初立,百废待兴,天下又经过多年战乱,物资紧缺的缘故。”“但也正是这出奇高涨的粮价,让太祖高皇帝在不经意间,为我汉家埋下了一个小隐患?”试探着道出此语,见天子启老怀大慰的含笑点下头,刘荣心下大安。沉吟措辞片刻,便继续道:“凡太祖高皇帝一朝,关中米价多为每石二、三千钱;”“萧相国秩万石,实俸四千石,各以俸、钱对半。”“——哪怕是按二千钱来算,萧相国一年的俸禄,也是钱四百万,外加价值四百万钱的粮米。”“再加上萧相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