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第366章 权宜之计(2/5)

第366章 权宜之计(2/5)

下也悄悄思虑起来。这件事儿,说大不大,说小却也绝对不小。毕竟是能被绣衣卫收集起来,上报周仁,并最终送上刘荣案头的舆论讯息;能被周仁提炼上报到刘荣这里,本身就有一定的上报必要性。至于具体是什么事,却也算不上有多复杂。——随着匈奴使团来朝之后,长安朝堂,尤其是天子刘荣的强硬姿态,在坊间街头巷尾传播开来,舆论不出意外的炸了。有人高兴,有人觉得解气;有人兴奋,有人觉得还不够。也正是在这近乎‘普天同庆’般的积极舆论中,却出现了一个看似正常,实则明显有些不大和谐的声音。大约是在三天前,街头巷尾突然出现了一种说法。虽然和主流舆论看似一致,张口闭口‘我汉家之强盛,远非蛮夷之流所能碰瓷’之类,但其中却夹杂了一个明显有些过激的言论。——有一部分身份不明的人认为:既然汉家已经强盛至此,那从今往后,就再也不需要通过外交途径,和匈奴人进行任何形式的接洽了。但凡看匈奴人不顺眼,就该是一个打字!这个说法最开始出现时,周仁还没太当回事。但很快,这种说法就极为迅速,且极为准确的朝着尚冠里扩张,并得到了相当一部分功侯贵戚,乃至于军中将帅的支持。——是啊!——我汉家都这般强大了,还和匈奴人谈个屁啊!——打!——年年打,月月打,最好没日没夜、每时每刻都在打!发现尚冠里都隐隐有些‘众口一词’‘一致对外’的趋势后,周仁这才意识到了不对,赶忙上报到了刘荣这里。但从刘荣方才的反应来看……怎么说呢;是刘荣没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还是在刘荣看来,这件事,本身就算不上有多严重?按照过往的习惯,以及周仁与先帝刘启、当今刘荣——这两代汉天子日常沟通的惯例,天子明确示意‘不必再说’,周仁就该略过这个话题。但不知为何,周仁在短暂的思虑之后,终还是决定:叛逆一小下。便见周仁微皱着眉,欲言又止的再三抬头,又再三把头低下;见刘荣始终投入在面前的政务之上,终也是不得不主动开了口。“陛下。”“臣认为,这件事,若是不作出妥善处置,恐怕会在日后,引发一场不容小觑的动荡。”“——诚然,这番言论看似是国富民强、举国刚烈之论。”“但农户黔首便罢,连尚冠里,乃至军中将士们都信奉此论……”说着,周仁照例在恰当的位置止住话头,给刘荣充分留出了留白。在周仁看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