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第378章 魔改(1/5)

第378章 魔改(1/5)

    须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如今汉室,还是曾经的嬴秦,‘九卿’二字所对应的朝堂中央职务,其实都不是九个位置。——三公九卿,三公九卿,字面上看是三位‘公’,九位卿;实则,却从来都不是如此。秦时,九卿不只九位。内史分正牌的内史和治粟内史,少府分正版的少府和匠作少府;这就是四个‘九卿’了;再家上各种正版、盗版九卿,以及左右丞相——别说是九卿了,甚至就连三公,实际上都不止三位!没办法;始皇嬴政掌权之时,华夏文明正处于承前启后,承上启下的关键时间点。三公实际上有四五个人、九卿实际上有十几个人,都属于再正常不过的事。但三公九卿,之所以会被称之为‘三公九卿’,正是由于太祖高皇帝,在立汉国祚后定下的规矩。——三公者,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者,卫尉、廷尉、太仆、少府、典客、宗正、奉常、内史、郎中令。可即便如此,在后续的具体操作当中,也还是经常出现‘岔子’。左右丞相之制,自是不必赘述;而在太宗孝文皇帝年间,甚至还出了一个‘计相’,专门负责相府内部,关于数据核算的工作。时至今日,汉家自秦继承而来的三公九卿制,更是形成了一套几句汉家特色的潜规则。比如太尉不常设;比如政权交替,或朝局不稳之时,间歇性被采用的左右丞相制度。倒是九卿,在汉家逐渐稳定了下来,形成了‘一个萝卜一个坑’,九卿确实只有九人的定制。作为一个政治水平在合格线以上的丞相,刘舍当然知道刘荣这番话,究竟意味着什么。——让汉家的九卿,也如秦时那般,设十好几个位置,并不现实。既然如此,那一个新九卿的诞生,自然就意味着一个旧九卿的降格。念及此,刘舍不由自主的低下头,掐着手指暗自盘算起来。内史,作为关中地区的‘小丞相’,尤其还是汉家培养丞相的体系:九卿-内史-御史大夫-丞相这一升官路线的根基,显然不大可能被取缔。此外,少府、廷尉、太仆、卫尉等专业性极强,又极具不可替代性的属衙,也基本安全。剩下的典客、宗正、奉常、郎中令——宗正负责宗室事务,不可或缺,奉常主祭祀礼制,同样必不可少。最后剩下的典客、郎中令两个位置~“如此看来,陛下是打定主意,要动典客了?”如是想着,刘舍也不由悠悠长叹一声,为才刚提拔到典客之位,跻身九卿之类的公孙昆邪,暗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