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第521章 好好好(1/5)

第521章 好好好(1/5)

    既然决定增长官员俸禄,刘荣难免就要算一笔账。——如今汉室,民近三千万口,五百余万户。其中,彻侯封国食邑占据三十万户,关东宗亲诸侯国民,又占去至少一百五十万户。余下的三百来万户,则分散于关中,以及北方的陇右、北地、上谷,南方的汉中、巴蜀等地。这三百多万户农民,是直接向长安朝堂缴纳农税的。便以这三百万户为准,每户农田百亩,平均年产粟三百石,农税三十取一,也就是每户十石。算下来,相府国库每年的农税收入,便是三千万石粟。而这三千万石粟的价值,也还是按照主爵都尉划定的红线:不超过四十钱每石来计算,便是十二万万钱。去掉地方郡县截留的三成,相府国库的年度财政收入,便大概在八万万五千万钱左右。再来看少府内帑。如今汉室民五百余万户、三千余万口,直接向长安朝堂缴纳农税的,只有其中的三百多万户;但口赋,却是不分彻侯食邑、诸侯国民——但凡是个汉人,便都是要向长安朝堂缴纳的。三千多万人,按照法定税率:每人每年一算,即一百二十钱计算,少府内帑每年的口赋收入,便该是三十六万万钱。而汉家的口赋,早在太宗孝文皇帝年间,便被减半为:每人每年四十钱。到当今刘荣在位,更是在每人每年四十钱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半为每人每年二十钱。也就是说,按照现行的实际口赋税率,少府内帑一年的实际口赋收入,其实也就是六万万钱——甚至比相府国库的收入都还低些。但想想就知道:如果少府内帑,以及掌控少府内帑的汉天子,真看得上这笔收入,就不可能从原先的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钱,一路见面到如今,只有法定税率六分之一的每人每年二十钱。至少当今天子刘荣,不会在太宗孝文皇帝‘减免三分之二’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减半,最终是实际口赋,被减免至法定税率的六分之一。道理很简单。如果不做变动,按照法定税率,以及汉室如今的人口数量,少府内帑的口赋收入,就该是每年三十六万万钱。即便是在太宗皇帝减免三分之二后,也依旧能有十二万万钱——仍旧比相府国库的农税收入要高。可就算是这样,刘荣也依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减半,让少府内帑的口赋收入,从十二万万钱减半为六万万钱。这只有两种解释。要么,太宗皇帝是圣人+傻子,当今刘荣更是‘法效先祖’,有过之而无不及。要么,太宗皇帝是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