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零六章 五百万长刀所指(求订阅求月票)(3/5)
有深入追究。他只能盯着田籍与户籍,保障这些田地不落入到地方大户手中。而唯一让所有百姓受益的方法,就是更多的田地——多到让地方官吏上下其手都无利可图的田地。所以李轩在制定‘田地累进税制’时非常狠辣,一户人的田地超过一百亩,就要增加两成的税收。超过五百亩,则是五成。这不但是在逼迫地方豪强卖田,也是在逼迫他们分家,拆分宗族。对于勋臣与武人,李轩则留有余地,所有功勋田与军田,在累进税制之外。不过按照这规矩,诚意伯府的田亩也得售卖一大半,否则每年会亏空数十万两。幸在这个时候,诚意伯府已经不依靠田地赚钱。南北直隶的绝大多数的勋贵武臣,也大多被诚意李家与神器盟那些工厂的巨利诱惑,陆续投入重金参建工厂。李轩预计这阻力会很大,不过还不至于大到他兜不住的地步。李善长不由暗暗一叹,知道这位陛下心意已定,自己是没法阻止了。他抱了抱拳:“陛下如果一定要变法,那就务必要掌握地方的风评舆论,不能让地方士大夫操纵,愚弄煽动百姓与朝廷为敌。还有,最近粮价大跌,可能会影响棉布,毛纺织品,皮具与铁器的销路,还请陛下慎思之。”那些什么丝绸,瓷器,纸张之类,李善长不担心,这些是富人用的东西,从来不愁销路。可棉布与皮具,铁器之类,主要还是平民百姓在购买。而最近在南京与天津,各种棉纺厂与毛纺厂,都是一窝蜂的在建。预计李轩开始变法之后,会有更多的财富挤入到这些行业。李轩闻言也面色微凛,心想这确是个问题,不能不慎。对于地方的风评舆论,李轩早就有了布局,他同意涂山君的降服,就是为那遍地开枝散叶的涂山狐族。两年来李轩屡屡参与讲课,大肆收纳学生,也是为在地方形成学派。麻烦的是粮贱伤农,如果百姓手里没有足够的银钱,就没钱购买工业品。压低粮食价格却是必须的,只有如此,朝廷才能从地方豪强手中廉价购得大量田地。不过这销路问题应该能解决的,这一是因大晋人口众多,市场广大无比;二是他现在已拿下了扶桑,与高丽,南洋及身毒的商路也都是畅通的。等到两年之后,地方豪强手里的田地所余不多,朝廷就可以尝试用政策调控,将粮价拉回。李轩甚至已在学少司命宫太微,把食物贩卖到域外的那些天境与小世界,今年已经赚取了七千万银元的资金。李轩谢过李善长提醒之后,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