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万物互联,皆可送(2/5)
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真实现了,起码是万亿级市场,老百姓的日子都得变个样。”于东来咂摸着这个愿景,忽然坐直了身子,“你小子不是要来真的吧?”
“京东仓储还在扩建,顺丰物流越来越强,大疆的物流机器人已经在研发了,蜂鸟配送也不满足于只送外卖。等你这边的供应链跑通,说不定咱们真能实现'万物皆可送'。”
'万物皆可送'于东来不禁咽了下口水,眼里冒出火光,“如此看来,那我真得加油了。”
“一起加油!”
月光把两个男人的影子拉得很长,酒杯相撞的脆响里,藏着比酒更烈的豪情。
两天后,于东来收到了陈默发来的《关于胖东来调改目标选择之我见》。
文件里把各家零售企业的优劣分析得明明白白,首先排除了外企,最终结合战略定位、企业背景、供应链、过往经营口碑等因素,锁定了京城本地的商超品牌:京客隆。
“首先京客隆以社区超市为主,与胖东来‘邻里服务’理念天然匹配。
作为本土商超品牌,在京城足足有200家门店,数量庞大。
其门店面积也接近胖东来标准店型,就调改成本来说也是最低的。
其次京客隆是首商集团这种国企控股的企业,过去两年京客隆受到各种挑战,净利润同比下滑明显,亟需引入创新模式。
国企对这种社会责任项目(如员工福利升级)接受度更高,对短期利润波动容忍度较高。
若合作成功,京客隆可转型为‘北方版胖东来’,而胖东来则能以轻资产模式打开京津冀市场,实现双赢,这一选择既务实又有战略纵深感。
至于物美和华联,前者掌门人回归,内部派系纷杂,而后者全国性扩张导致管理半径过大,家族式管理存在弊端。
贸然选用这两家容易步永辉后尘。
最重要的一点是,京属企业,我有人.”
原本在物美和京客隆之间摇摆的于东来,当即拍板:就京客隆了。
接下来几天,他频繁约见京客隆董事长李建文。
得知对方正推动企业从传统国企向社区零售转型,两人一拍即合,聊着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