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网游动漫> 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 256.平安沟的过往(3/4)

256.平安沟的过往(3/4)

羡慕。

    羡慕坏了。

    但是,想到厂子里上班的话,工厂是敞开欢迎的,只要能达到他们的要求,来多少要多少,那时候缺人缺的厉害。

    可这要求嘛。

    最基础的就是,普通工人至少职高中专学历,技术工种更得大学毕业。

    一辈子在山窝窝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直观的感受到了,念书真有用。

    然后嘛,平安沟的孩子们哭了,被家长们逼着死命的学,念的不好竹笋炒肉都是轻的,那时候真有被打断腿的娃。

    后来。

    1994年。

    国企改革。

    厂子的子弟学校初中和高中,开始对外招生了。

    但是得考试。

    平安沟的孩子们有福咯。

    小时候的竹笋炒肉有了用武之地。

    骆一航的三叔骆翔,就是那年考上的子弟学校,上的初中。

    那个时候,工厂子弟学校的教学质量,比村镇学校强的不止一点半点。

    村里的学校,一个老师带六个年级,甚至很多都不分课,教语文是他,数学是他,物理还是他,一个学校五六个老师就算多的。

    而子弟学校,每个年级,每一门课,都是不同的老师,一个年级就有七八个老师教。

    而且老师的素质也不一样。

    村镇小学教师中专毕业就能当,甚至有些年纪大的,学历只到初中。

    而子弟学校,一水的师范大学毕业生,最起码是大专。

    连体育老师、音乐老师都是正经的师范毕业。

    每年都有老师被市里请去出中考卷子的。

    甚至,子弟学校还有素质教育。

    物理课化学课真的做试验,生物课真的做标本,体育课不光是跑圈,真的教东西,围棋规则、排球、足球、篮球、武术。音乐课有声乐、器乐、甚至还有钢琴课。

    懵懵懂懂的乡下少年,哪见过这个啊。

    眼界大开,视野拓展。

    跟着就是升学率暴涨,跟上村镇学校的时候相比。

    平安沟的少年们,一届一届念下来,有一半上了大学,剩下一半最少也念到了高中。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