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4.家宴(3/4)
究嘞。”
褚杰适时开口,将自家的香菇特殊之处讲了一遍。
听的林师傅啧啧称奇,原来香菇还能因为基料不同产生奇异的效果。
“豆芽,香菇,要是再有笋干,正可以吊一碗素高汤。”林师傅自觉着有些得陇望蜀。
却听徐师傅,“有。”
伸手就从柜子里拿出一包笋干。
北山有片竹林,春天发笋采回来的,没吃完的晾晒成笋干,质量绝顶。
林师傅脸上泛红,食指大动。
他们大厨的食指大动,是想做这食材,可不是吃。
有高汤做什么呢?
林师傅眼前一亮,“我记得菜园子里有荠菜。”
嗯,时节有点晚,现在已经算夏天荠菜,比春天的差些。
留着是给食堂做荠菜包子用的。
“如若再有豆干……”
可惜,这个是真没有。
后厨里只有普通香干。
也可以了。
林师傅忍不了了,将应用之物都给备齐。
摊了一桌子。
“豆芽、干香菇、笋干、荠菜?这些凑在一起能做什么菜?”王师傅也算的上见多识广了,却真没印象这几样凑一块能干嘛。
“汪曾祺老先生一篇散文里提到的香蕈饺子,我前些年复现过一次。”林师傅一边介绍着,一边已经搓手了。
正待动手之时。
角落里突然传出一个声音,“仁慧,汪老的散文。”
说话的是小赵,她不但讲出了散文的名字,还背诵起来,“祖母的散生日总要在观音庵吃顿素斋。素斋最好吃的是香蕈饺子。香蕈(即冬菇)汤;荠菜、香干末作馅,包成薄皮小饺子,油炸透酥。倾入滚开的香蕈汤,嗤啦有声,以勺舀食,香美无比。”
她竟然能背?
林师傅特别高兴,“小姑娘你也喜欢汪曾祺?”
小赵得意洋洋,“我小时候可是文学少女来着,半夜钻被窝里看的汪曾祺,给我给馋的啊。林师傅您也喜欢汪老?”
“哈哈哈哈,你小时候,你才多大。”林师傅乐的啊,“我平生最爱汪老的文章。”
“我高中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