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老古董们的转变(2/6)
好不容易在有生之年看到日本文坛崛起了一颗足以闪耀于世界文学殿堂的新星,他怎么能忍得住不去研究,不去剖析,不去学习?
这可能是他生命中仅有的一次机会,他放弃不了!
就和现在同样在日夜兼程,不断赶工写着《日本文学史》的加藤周一一样。
他们这一代人,走的早的已经入土好多年,走的晚的也拖延不过时间。
如今他们最大的敌人就是时间。
要和时间赛跑,就算输也要堂堂正正地输在伏案工作上!
这就是他们这一代老文学家们恪守的信念!
在此事上,他也好,奥德梅松也好,加藤周一也罢,谁都不可能妥协的!
而作为他们精神支柱的北川秀,居然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又搞起了新花样
“残障却坚毅的我们”三部曲发售之初,竹内治是不太看好的。
这三部的影视改编意图太明显,还涉及到了一些与政治相关的话题,这让他觉得北川秀的文学创作之路在走偏。
简单说,就是它们的“纯文学浓度”不够。
但三部后续带来的反响,以及它们自身的文学价值最后还是得到了海内外文学界的一致认可。
《熔炉》里北原浩最后那一句“就像雾一样”,《黑暗中的孩子们》里南部浩行最后的撕心裂肺痛呼,还有《美好的旅行》中令人感到治愈的小女孩“花子”。
这些都已经成了文学史上的经典桥段。
北川秀用一次又一次的实际成果反驳着文学界大佬们的认知。
可即便如此,世界文坛对他的最高呼声,还是希望北川秀能发挥他的天赋和才情,为世界文学史创作出一部类似《战争与和平》这样的文学著作。
之前他写《追忆似水年华》和《百年孤独》时,文学界的传统老学究们就非常开心,觉得这个近现代最有天赋的年轻人走上正途了。
可后来,他又写了些什么?
竹内治无奈地接过蛇喰丽递来的毛巾,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然后叹气道:“浪费天赋!糟蹋天赋!这家伙真是!”
蛇喰丽缩了缩脖子,她本来想在老师面前说一说北川秀的好话,但转念一想,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