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网游动漫> 我在日本当文豪> 第395章 北川老师总不可能再写出一本超越《追忆似水年华》的神作出来吧(1/7)

第395章 北川老师总不可能再写出一本超越《追忆似水年华》的神作出来吧(1/7)

    1999年4月5日清晨。

    刚骑着自行车来到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伊戈尔从门卫手里拿到了北川秀寄来的详细设定集和完整版《童年》书稿。

    北川秀最初想通过加密信件或者专车配送的方式把稿子递给伊戈尔,可惜沙俄这边,国立大学对私家车辆管控极为严格,连校区附近的停车场都不能进——

    这事起因得追溯到70年代末的一起私家车闯入大学校舍,司机开枪打死数十名无辜学生的案件上。

    自那以后,沙俄国防部和教育部就联合下达了这条政令,且延续了近20年没有改变。

    抱着手里沉甸甸的书稿,伊戈尔迫不及待地回到办公室,连早饭都没顾得上吃,刚坐稳就先拆封包裹,取出书稿仔细阅读了起来。

    设定集的最前面写有北川秀对他的翻译建议,伊戈尔一字不落的全看完了,并对北川秀的想法深以为然。

    一本优秀的翻译作品固然要建立在优秀的原著基础上,但光是原著优秀,并不足以让翻译作同样火爆。

    这其中涉及到的细节点数不胜数,伊戈尔提出的只是其中之一。

    北川秀受到他的启发,随后绞尽脑汁回忆了一番,把前世知道的所有翻译作品会踩到的雷都一一列举出来,以供伊戈尔参考。

    伊戈尔感叹过后,立即着手研究起手中厚厚的设定集。

    一个小时后。

    “原来这并非纯粹的自传体三部曲啊!

    故事从阿廖沙幼年的不公遭遇说起,以点带面,慢慢塑造出了这个独立、完美、自主又深切感怀普通沙俄民众的‘进步战士’形象!

    之前阿列克谢他们还担心这部倾向过于‘不正’,《童年》写了太多社会阴暗面,容易引起当局的不满。

    现在看来,《在人间》一边加深了《童年》的苦难感和绝望感,一边也在有意识的向更广袤的社会结构扩张,让读者能真正体会到那个时期沙俄社会的全貌。

    而最后的那部《我的大学》,则以阿廖沙在喀山时期的活动与成长经历为主。

    阿廖沙16岁抱着上大学的愿望来到喀山,但理想无法实现,喀山的贫民窟与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

    这个创意绝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