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其他类型> 华娱俗人传> 第1123章 《如愿》(1/4)

第1123章 《如愿》(1/4)

    王靖芠恍然,跟个小女孩似地说了句:“原来是你啊,我好久没唱歌,没太关注。”



    这话说的,本来有些不好意思的唐甜都不知道怎么接。



    杨灵越打了个哈哈说:“王老师说话就这样,直来直去的。约你见面是想请你给王老师写一首上春晚的歌。”



    “啊?这...杨老师,您...”



    杨灵越便大概讲了讲这歌要表达什么,一句话总结就是。



    “现代之中国如先辈所愿,我这代人也会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愿未来之中国也如我们所愿,也如伟大的先辈所愿。”



    拿过桌上的A4纸,写下了一行字:



    “我愿见你想见的世界,写你想写的诗篇”



    嗯,就是《如愿》。



    只不过杨灵越把唐甜原来写的“我愿见你未见的世界,写你未写的诗篇”改了。



    因为前辈看的很远,也设想过美好世界的模样,后辈们做的事情不过是沿着前辈的构想在一点点完成而已。



    如此情感也会更加强烈。



    有时候不用太过迷信原作者,这种事儿杨灵越干的多了,《潜伏》、《风声》都要比前作好的多。



    也是杨灵越只写这一句的原因。



    “给,这是主题,我相信你能写的很好。”



    唐甜接过看了看,明白了杨灵越的想法,只是还是不解为啥找她。



    在一起时间不短了,两人也合作了几首歌,王靖芠对于男朋友还是了解的,便开口问:



    “难怪你说和《浮光》差不多,这句词有曲了吗?”



    说到这儿,普及一下写歌的一个知识点。



    我国由古及今,向来都是先词后曲,因为我们的文化注定我们更注重思想的表达,而西方多是先曲后词,他们更重情绪的表达。



    一般来说先词后曲,会让歌词更有思想性,规整度更高;而先曲后词,会让音乐更完整、饱满,情绪的传递会更趋于均衡。



    所以我们有时候听欧美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