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什么?陈九四他能命令齐王?(1/9)
八王行述!
鲁王看着王保保拿出了这八王行述,整个人也是一惊,要知道这八王行述可不是来头甚大,当年大乾立国,国内汉人反意甚浓,民怨沸腾。
反抗的汉人屡见不鲜,大乾立国太祖,天可汗对各地情况十分担忧。
虽然也以收养家奴的形式收下许多汉人家奴,封官鬻爵,稳定了局部的形势,可是依旧是内忧外患,在这样的情况下,大乾太祖,并不敢把实权下发到汉人手里,尤其是地方实权,如县令,郡守,各地的平章政事。
为了平衡权利,防止汉人造反,这才想到了分封各地藩王,以牧兰人镇压天下。
这一口就分出去了八大王爷,也就是最开始的八王。
后来天可汗因为操劳过度,外加征战多年,受到了当时汉人高手的很多创伤,因此立国没几年就旧伤复发身死。
而此时新皇幼小,外戚的实力很大,天可汗怕他死后后宫干政,外戚专权,所以就把权力外放,在朝廷内提拔了一个能跟外戚掰手腕的丞相,以此权衡外戚之权。
但是这事做完之后,事情又出现了,若是外戚倒了,权相若是做出危害皇权之事,又该如何制衡。
最后想出了一个办法,八王行述。
这是一种奏书的形式,平常奏书,王爷跟群臣差不多,都需要经过内阁,先让宰相批阅,然后经过宰相给出意见之后,再传给皇帝。
如果宰相感觉这事太小,不值得惊动皇帝,就可以留中不发。
而这事情大小的裁量权可是放在宰相手里,什么是大事?可能哪个大臣娶小老婆被弹劾了,宰相觉得事情不小,那么皇帝就能看到这弹劾小老婆的奏章。
但是如果宰相觉得事情小,比如河南山东发水灾了,导致饿殍遍地,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义军遍地,杀官造反。
那么他就可以将小事瞒下,不上报,那皇帝自然不知道。
这就是宰相的权利,也是当朝一品胜负大乾半数国运的大丞相脱脱的权利。
所以就算汝阳王被抓这件事,如果脱脱不上报,那皇帝就不知道自己的汝阳王叔被丞相软禁这件事情。
那如何才能绕过丞相,直接把奏折呈给皇帝呢?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