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网游动漫> 1978合成系文豪> 第231章 舆论的冰山一角(6/8)

第231章 舆论的冰山一角(6/8)

愤然道:

    “鲁迅先生说的真是没错,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然而还不料他们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江弦安慰朱教授几句,明白这是他老人家把他看作一家人,对他有了爱护心。

    其实这几个老师的话,正是时下舆论的冰山一角。

    《铜钱街》自十月在《收获》发表以来,惹来足够大关注的同时,也获得了不少评价。

    其中赞美之词不少,批判的声音同样很激烈,双方僵持不下。

    这是无法避免的。

    哪怕《月亮和六便士》这部原著,在思想开放的后世也仍然争议一片,喜欢的有人直接把毛姆贬损成“三流作家”,说这篇不过是营销出的通俗。

    还有打拳的.

    后世还是如此,那就别提四十年前这个思想还未完全开放的时期了。

    在《铜钱街》发出以前,李清泉就不止一次的提醒过江弦,这篇内容敏感,刊发以后争议会很大。

    李清泉作为一名卓尔不群的编辑家,对作品发出以后的影响预测相当准确。

    结果也正如他预料一般,这篇受到赞誉的同时,哗声一片。

    只是恰逢江弦访问日本,就未能及时的切身感受到国内舆论环境。

    回家的路上,江弦去到路边的售报点。

    “要什么?”营业员问。

    “有《文艺报》么?我要11月的。”

    “有。”

    营业员嗑着瓜子,递过来一份。

    作为文艺评论界的重要阵地,看《文艺报》就能感受出如今文艺界的舆论风向。

    “还要点儿别的不?”

    江弦又挑选几份其他期刊,各路喉舌。

    回到虎坊路15号,他喝一口水,捏起《文艺报》扫了一眼。

    11月《文艺报》关于《琉璃月照铜钱街》的讨论不少。

    他先注意到一篇黄秋耘同志的文学评论

    ——《不是每个人都真正活过——读‘琉璃月照铜钱街’》

    开篇就是一句:

    “江弦是讲故事的能手,这篇阅读以后给我带来的冲击和震撼,简直无以言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