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一个字都不用改(3/6)
什么高考经验,只叮嘱了朱虹几句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翌日,清早起来洗漱过后,江弦上隆福寺吃了个早饭,随后坐着公交车往木樨地的部长楼去。
轻车熟路上门,敲三下,万方很快打开。
“曹禺老师!”
曹禺坐在客厅,旁边儿坐着一名中年男人,瘦巴巴的,灰发戴眼镜,脸上满是褶皱,不过浑身上下整理的一丝不苟。
江弦一眼就认了出来他,此人曾在末代皇帝饰演过监狱长,这个形象也是相当经典。
“江弦先生来了,请坐。”曹禺彬彬有礼的招待他,而后转过头笑着给身边人介绍。
“这位是创作出《许三观卖血记》的江弦先生。”
说罢,又转过头给江弦介绍:“这位是英若诚先生。”
“你好。”江弦和他握了握手。
“听闻过江弦先生的作品。”英若诚笑着说。
“英若诚先生是我的好朋友,也是我们京城人艺的演员。”曹禺先生介绍说。
英若诚就是英达的爹,不提他那个糟心儿子的话,这位绝对是够优秀的,高级知识分子,著名翻译家,精通四国语言,是京城人艺的老话剧演员。
要说起来,老英家祖上真是声名赫赫。
英达的爷爷,英若诚的父亲——英千里,解放前去了海外省,英文水平极高,是钱钟书的学生。
晚年时钱钟书说过句话:
全中国真懂英文的,加起来只有两个半,一个我自己,半个是复旦大学的林同济,另一个,是辅仁大学的英千里。
众所周知,马Y9是给蒋J国当英文秘书起家的。而马Y9的英文,正就是英千里教出来的。
英家这一大家子,画家、建筑家、翻译家、哲学家五代豪杰,五代威名,不够小英达一个人败的。
万方给江弦倒一杯水。
曹禺解释说,今天之所以请英若诚过来,也是想让他来给江弦讲讲话剧,让江弦多听一些经验。
听英若诚讲了一个小时,三人一起坐着抽烟,江弦从包里取出一沓《天下第一楼》的稿子,放到桌上。
“老师,这段时间我抽空写了篇稿子,想请您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