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鲁迅文学奖”(5/6)
可以得救的”
整篇的悬念,都在“圣徒”到底是疯了还是真的神圣。
然而直到结局,江弦都没有以一种明确的态度说出,“神迹”是否是真正的“神迹”。
在叶小铭的理解中,“神迹”应该是不存在的,其实没什么“圣徒”,能救自己的就只有自己。
而且在的最后,朱巍摘下手套,他那双充满神迹的手掌掌心,并没有传说中的洞。
而且他还说了一句:
“没有神迹,只有选择!”
可见圣徒的救赎是一种精神上的救赎。
这也使这篇的层次更上一层,使这篇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真要《圣徒》?”江弦有点儿意外。
这段时间,来和他约稿的杂志不少,能被他看中的不多。
《钟山》这部号称“南京城墙下的常青藤”,从刚创办一路火到后世,号称“中国当代文学史活化石”的顶流刊物,江弦自然是乐意拿一篇稿子和他们打打交道的。
但《圣徒》这一篇的风格,江弦非常清楚,放在《天局》的六篇之中,《圣徒》恐怕是风格最小众的一篇。
江弦把他的担忧讲了出来,叶小铭哈哈一笑。
“您的作品还称得上冷门么?”
“再说了,我们《钟山》就喜欢冷门。”
“我们《钟山》就钟爱那些被主流文学视作小众的文章。”
“我们有个栏目叫‘河汉观星’,专门打捞被主流忽视的冷门佳作。”
“.”
见《钟山》有自己的考量,江弦也就不再多说什么,心底也对这本刊物多了一丝欣赏。
难怪这本刊物几十年来文学地位都“稳如钟山”,人家光是这份办刊的眼光就赢了太多杂志。
翌日。
江弦那辆标志性的黑色伏尔加一开进作协的院子,就迅速吸引来很多人的目光。
这会儿已经没多少人不认识江弦这辆车了。
没办法,这位现如今在文学界的地位已经得让很多人仰着脑袋来看了。
放到旧社会,那高低也是太后身边的大红人那种层次。
“改?怎么改?”
冯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