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颠覆性读物”(4/6)
们北大的谈文学?
或许也是因为这种爱屋及乌的情绪,争议十足的《无主题变奏》在北大校园里倒是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北大学子们也自发的迅速成为给这部正名的中坚力量。
蓬炜是一名北大大二学子,这天下课以后,砰一下推开宿舍门。
“你们看这个!”
一宿舍的人立马把头全凑了上来。
“什么东西?”
只见蓬炜捧着一份《文学评论》的刊物,指着上面的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当然是和《无主题变奏》这篇有关,作者对这篇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主要的观点就是:
以前的文学,有令人向往的光明之炬,有“民族的脊梁”,有标志着伟大历史业绩的胜利丰碑.
现在呢?
这篇里所写的只有凡俗、平庸和荒谬。
“这样的文章都能发表,正说明,青年一代的思想垮了!”作者在文章末尾留下这样一句。
“去他大爷的!”蓬炜的一名舍友张口就吐出优美的国粹,“他才垮掉了!他全家都垮掉了!”
“都啥时代了?还光明还伟大呢?老学究守着过去那点儿东西出不来了?”
“照我看,他看个一辈子的《红旗谱》得了。”
“.”
一宿舍都是《无主题变奏》的忠实读者,此刻看到这样的评价,顿时群情激奋。
青年一代的思想垮了!
这话多气人啊?
这就跟有些“过来人”说什么80后是颓废的一代,90后垮掉的一代,00后是毁掉的一代.
一个个都是“精神导师”。
活在上个版本里,尽情抒发着对下个版本的偏见。
这篇文章的作者想写的意思就和这些“过来人”说这些话都一样:
你们这一代这样下去不行!
他还觉得按照他脑袋里的老一套就可以解决当代青年的各种思想问题。
可是真对么?
对不对不管,反正这会儿北大的这些学生们不会听他的这些屁话。
“笔来、笔来,给丫怼回去!”
“我们是垮了的一代,那他们就是半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