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赎罪》第一卷(2/6)
很快就要全身心投入训练,为今年新学期大一舞蹈首席的争夺而努力,程开颜也要将精力投入到新作品的创作之中。
两人从早上开始,逛商场,逛公园,在书店程开颜本想找找有没有关于民国社会,风土人情书籍查查资料,这对新作品的构建很有帮助。
但可惜没有,据店员同志说这种书大部分都被下架了,在书店买不到,得去公共图书馆,或者学校的图书馆才有可能存在。
程开颜只好放弃,以后再做打算。
下午又去看了上影厂的电影《巴山夜雨》,拍得很大胆。
晚上下馆子将晓莉送回家。
自此两人各奔前程,专心致志的训练,创作去了。
程开颜方才就在完善大纲。
经过这几天努力,已经初见雏形。
这个新的故事,结合了蒋家小叔的事迹、《赎罪》,两者为故事蓝本。
书名依旧叫做《赎罪》,采取的是三幕式结构。
程开颜将作品划分三部分组成,时间上的跨度有七十年之久。
第一部分,是全文最关键,也是矛盾最冲突的部分。
一共是三条线。
一,男主人公蒋明正与女主人公曹雅南的感情线。
二,蒋明正与妹妹曹含玉的单恋线。
三,以桐油起家,兴建水泥厂的两湖三十岁富商陈建安跟着曹家长子一起到访上海曹家。
自此三线汇聚,故事主线正式开始。
故事发生在1910年,还有两年中华民国就要成立。
这一年,蒋明正出生在杭州一个县城里,是当地望族蒋家的分支,父亲靠着蒋家的祖产当了个小管事,日子过得还不错。
这一年,曹雅南出生在上海曹家,曹家族长的大女儿。这个名字出自《诗经·谷风之什·鼓钟》中的“以雅以南,以龠不僭”。
她还有一个哥哥名叫曹翰文。
曹家是书香门第,名门望族,五代都是举人老爷。
曹家祖上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期的曹植,而将曹家发扬光大的则是明末先祖曹垂璨。
他生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明朝灭亡他有三十多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