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诸葛何人(2/3)
魏之后,臣的家眷并未受到牵连。”曹睿继续说道:“刘备竟然宽仁如此?”黄权沉默片刻:“臣投靠大魏虽为无奈之举,但臣既然归顺,必然对大魏效忠。刘备知道臣出于无奈,因此未曾处罚。”曹睿点了点头。刘备确实宽仁,自己的祖父曹操和父亲曹丕,这两人比起来就小心眼一些了。不过这几人都已不在世上,比起来也没什么意义。黄权此人曾在蜀汉掌握重兵,对蜀汉的了解可谓是魏国众臣里数一数二的。“诸葛亮此人如何?朕听闻诸葛亮在蜀中擅权,蜀主刘禅政令不出宫外?”黄权正色回答道:“臣曾仕于蜀汉,对诸葛亮也颇为熟悉。”“臣以为,与其说诸葛亮擅权,不如说诸葛亮是专权。”曹睿好奇道:“将军的擅权和专权,应作何解?”黄权解释道:“诸葛亮的为人,臣还是略知一二的。诸葛亮蒙刘备恩遇简拔于微末,可谓和刘备有知遇之恩。”“刘备先以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后又以诸葛亮为丞相。每次刘备征伐在外,诸葛亮常总镇后方,为刘备整理后勤预备粮草,算是有些萧何之能。”“蜀汉国小才寡,臣听说诸葛亮为了聚集国力,政令都出自丞相府,诸葛亮自己夙兴夜寐,不可谓不勤谨。”“这是臣所谓的专权。”“诸葛亮掌权并未徇私,而是处处为国着想。”“所以臣以为,诸葛亮是专权,而非擅权。”听到黄权对诸葛亮如此高的评价,曹睿心中有着诸多感慨。第一个感慨,是感慨于蜀汉众人的凝聚力。蜀汉国小将寡,而为了凝聚人心,必然威武自强用兵于外,众臣众将都能互相配合。刘备理解黄权,不杀黄权的家眷。黄权也理解刘备,明白刘备不会杀自己的家人。这种君臣相知,可谓是很难得的了。第二个感慨是关于诸葛亮。身为后世之人,曹睿深刻的明白诸葛亮的伟大之处。诸葛亮以一州之地,为了继承刘备遗志屡屡北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的才能和人格魅力,碾压了曹魏的各位大臣。曹睿的手下是司马懿,司马懿趁着曹魏君主年少,夺了曹魏之权。而刘禅这个庸碌之人,将全部国政都托付给了诸葛亮,诸葛亮仍然为国尽忠竭力。虽然魏国和蜀汉是对手,可试想一下,谁又不希望自己的手下是诸葛亮呢?谁又希望自己的手下是司马懿呢?和诸葛亮生于同一时代,而不能得诸葛亮为己用,这可真的是一种憾事。曹睿瞥了一眼身边的黄权,继续说道。“若朕让黄将军继续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