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57章 攻守之势(求追读)(2/3)

第57章 攻守之势(求追读)(2/3)

与众人说一说吧。”话说回来,这还是第一次如此多人在皇帝的书房中坐着开会。曹真刚进来的时候,坐到了皇帝的左手边。辛毗、黄权来的时候,顺势坐在了曹真后面,剩下两名侍中和两名中书也坐在辛毗、黄权的附近。等到司马懿来的时候,见曹真坐在皇帝最近,司马懿也就坐到了皇帝的对面。曹睿并没有安排座次,但这八位大臣却按照自己的行为本能,给自己找好了位子:离皇帝最近的是曹真、司马懿,后面则是四名侍中和两名中书。八人分列两旁,为首的曹真清了清嗓子,开始介绍起了扬州方向传来的最新情况。其一,东吴的彭泽守将翟丹引千人渡江投魏。其二,东吴的鄱阳太守周鲂遣人至曹休处,声称要在鄱阳接引曹休过江。在曹真介绍完情况之后,曹睿开始向臣子们发问了:“周鲂的信中情况,大将军都介绍清楚了。朕以为周鲂是诈降,众卿以为周鲂此人可信吗?”众人面面相觑,并不知晓皇帝为何就能断定周鲂是诈降。先是韩当之子韩综投魏在前,又有彭泽守将翟丹过江在后,为何这周鲂就一定是诈降呢?辛毗直接拱手说道:“禀陛下,兵者国之大事,周鲂真降也好、诈降也罢,岂能因为吴国降人的一封信就出兵过江呢?”刘晔瞄了辛毗一眼,历来皇帝有问,都是刘晔第一个回答的,这次竟被辛毗抢了先。刘晔紧接着说道:“臣以为防备东吴之关键,在合肥在广陵在襄阳,而不在鄱阳。鄱阳地处武昌与建业之间,若攻鄱阳,则敌可从上游下游同时来援。鄱阳,实在不是一个好去处。”辛毗和刘晔的态度,都表明了周鲂坐在的鄱阳,并不是一个好的作战地点。而陈矫专通政务,黄权又是第一次与皇帝议论出战之事,不想在诸位同僚面前说出想法。故而陈矫和黄权两人都沉默不语。见众人不说话了,曹睿看向孙资:“孙中书,朕记得在周鲂之前,鄱阳也有人投降过?”孙资闻声回答道:“早在建安二十一年,鄱阳民尤突受武帝印绶,除鄱阳外,陵阳、始安、泾县皆响应尤突之举。但由于不能过江,我大魏并未南下鄱阳,最终尤突兵败身死。”曹睿说道:“建安二十一年已经有这样的例子了,周鲂投降若真,占据鄱阳一地对我大魏作用也不大。周鲂投降若假,那么背后指使之人必是孙权,孙权这是想与大魏作战了。”曹睿看向司马懿,想要听一听司马懿的想法:“司马卿,不论周鲂投降真假,大魏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